笔趣阁

吞噬小说>黑林黛玉的 > 第218章(第1页)

第218章(第1页)

黛玉看着女儿清丽的面庞,不禁想:这孩子也都十三岁了呀,时间过的可真快。

晚上皇帝过来,黛玉将小厨房送来的冰糖百合银耳雪梨汤放在皇帝跟前,趁着皇帝喝汤的时候,把高馨的事儿说了。

“玉儿这是要做月老了?”皇帝并没有意见,“馨儿那丫头,一向古灵精怪的。”

“谁说不是呢,我最初见她,才丁点儿大。”黛玉感慨一句,“连嘉悦都十三岁了。”

皇帝瞬间明白妻子为何带了点儿愁绪:“玉儿是想着给悦悦选驸马了?还早呢,不着急。就算选驸马,朕也一定将悦悦留在京城。”

“嗯。”黛玉点了点头,其实皇上不说,她也这么想着,虽然有些私心,但他们夫妻就嘉悦一个女儿,自然心疼些。

“朕给嘉璟选了朱令朱大人做他的启蒙老师,嘉琨还小,过两年再说。”皇帝顺道告诉妻子,嘉璟是新皇即位那年冬日生的,嘉琨是两年前出生。

黛玉点了点头,琢磨着先到太后那儿,说说馨儿的事情,毕竟李科那孩子,是太后的侄儿。

第317章番外五、金风玉露一相逢(5)

暮春三月的兴和宫后花园,垂柳将最后一缕鹅黄融进新碧里。太上皇执卷的手腕微抬,白玉扳指在日色下泛着温润的光,正压住被风掀起的《孟子》书页。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二皇子清朗的诵读声惊起池畔两只白鹭,雪翅掠过水面时,带起一串银珠坠入莲叶,"皇祖父,孙儿不解,若君王当自轻,何以立威于朝堂?"

太上皇指尖在"诛一夫纣"四字上重重一叩,紫檀书案震得青瓷盏中春茶微漾。正要开口,忽听得牡丹丛中传来稚嫩的笑语。转头望去,太后云鬓间的累丝金凤正颤在花影里,怀里抱着个锦缎团子似的三皇子。

"飞!飞飞!"三皇子攥着半幅绣金襕袖,藕节似的小胳膊指向花间翩跹的玉带凤蝶。

太后身旁的胡嬷嬷拿了个五彩璎珞球,放到了地上,太后将三皇子放在地上。

那边紫藤花架下,太上皇已敛了肃容,执起狼毫在洒金笺上写道:"所谓自轻者,非损威也,如农人惜苗。。。"笔锋忽顿,原是二皇子分神望向弟弟。小皇子正跌跌撞撞追着滚动的璎珞球,绣着麒麟的虎头鞋沾了草叶,腰间长命锁在日头下晃成碎金。

太后忙将孩子揽住,牡丹红地妆花缎的裙裾扫过青砖,惊起蛰伏的春苔幽香。太上皇看着笺上洇开的墨点,忽而轻笑:"罢了,去给你皇祖母请个安再来。"话音未落,二皇子已如燕雀般掠下石阶。

黛玉进来,看到的就是祖孙其乐融融的画面。

黛玉上前给太上皇和太后请安,见了娘亲,三皇子嘉琨伸手要抱抱。

“璟儿带着弟弟玩好不好?”黛玉抱着幼子逗了会儿,摸了摸老二的头。二皇子懂事的点头,带着三皇子一起踢那璎珞球,乳娘与宫女太监们都围着。

黛玉向太后讲起高馨与李科的事儿,太后还没说话呢,倒是太上皇听了看了看皇后:“你和老三倒是有肚量。”

“昨儿陛下说,姑姑姑父一向持身中正,李大人更是一心为国的,尤其是李大人,是父皇留给他的财富。”黛玉赶紧道。

“哼,倒是会说话。”太上皇如今彻底成了闲人一个,但皇帝勤政,皇后孝顺,太上皇也没什么好挑剔的,“行啦,你们自己看着办就是了。将来好不好的,还不是你们自己承担。”

这话有潜在的意思:你们同意这两家结亲,将来万一尾大不掉,那也是你们自己要想办法解决的,他这个太上皇可不管。

太后心底就感慨多了:她因为没有自己的儿子,帮了老三,如今老三夫妇对她实在很好,只怕有亲生儿子,也不一定比得过。黛玉这个儿媳妇,也是很孝顺。

于是太后当即笑道:“这事儿既然那俩孩子彼此有心,那就还要劳烦玉儿了,到底邀请了长公主进宫问问,才好呢。”

“母后放心,儿媳这就差人去公主府,请姑姑姑父都进宫来,正好一家人吃个饭呢。”黛玉见太后满心赞成,就准备起身告辞。

这厢与两家长辈全都通了气,那厢福王已经去李科面前要好处了。

“怎么样?你该谢谢我吧,我可是帮了你大忙。”福王如今管着工部,而有意思的是,李科在翰林院呆了一年后,正好去了工部,虽然还是个小小工部营缮所的所丞,也就是九品官,但凭他的出身和能力,倒是没人敢小瞧他。

“要谢,我也是谢太妃娘娘和皇后娘娘,谢你做什么。”李科玩笑一句。

“喂,你这个过河拆桥的家伙,别高兴的太早,事情还没彻底定下来呢。”福王瞪他一眼,不过没继续这个话题,反倒是说起已经离京的贾兰,“贾兰倒是运气不错,能去四川做官,我听太后总说起四川多好多好。”

“可不是,四川还是我老家呢。”李科其实也想外放,能四处走一走看一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