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葛家人?王爷,若是葛家出了事儿,我怎么办?甚至说不定还要连累王爷。。。。。。”葛夕佳话没说完,就被萧霆锋打断了。
“本王怎么会被连累?你别以为本王还是当初那个傻子,只能靠着你葛家过日子。本王早就清楚,所以万事只有准备,不用王妃你操心。至于王妃你,王妃难道不知道,出嫁从夫。”
“只要王妃你老老实实的,不要插手葛家的事儿,那么,你就还是理亲王妃,若是王妃不听劝告,还想出手,那只怕这个理亲王妃的位置,你也不适合了。”
说完这些话后,萧霆锋没再给葛夕佳开口的机会,直接起身出去了。
葛夕佳被萧霆锋几句话,说的都呆住了:往日里萧霆锋似乎没有这样伶牙俐齿啊,而且句句话都说到了重点。
回过神来,萧霆锋早就出去了,听着耳边鸟鸣,葛夕佳一时悲从中来,明明是春花灿烂,明明是鸟语花香,可却越发让她觉得难过。
恨别鸟惊心,鸟惊心。
一月后,葛家抄家,葛夕佳一病不起。
萧霆锋到是请了太医来,太医院有名的太医一个一个都来过了,但王妃的病非但不见起色,还越发沉了。
不过是一年半的时间,葛夕佳病故。
已经是皇后的黛玉听后,不禁唏嘘一阵:她记得那一年,自己被赐婚给三皇子,宋惠兰就摆了宴席,邀请了她和葛夕佳去。
那时候的葛夕佳,还是个天真活泼的姑娘。
两年后,萧霆锋就上折子请旨,希望能将侧妃金佳珠,请封为理亲王妃。
萧霆钧下了朝,将此事告知黛玉:“几个大人还有几分意见呢,毕竟金佳氏是是高丽来的。不过,朕倒是觉得没有关系,这位公主嫁过来之后,就一直拎得清。”
黛玉点了点头:“可不是拎得清,我瞧着,虽然她有些小心思,但大处却不犯错,而且,更难得的是,能说服四弟,这可不简单。”
这话说到了萧霆钧的心坎上,皇帝笑呵呵道:“玉儿这话说的很是,原本四弟对皇位也是颇有心思的,后来反倒是收敛了起来。这里头,这位侧妃功劳不小啊。”
跟皇后说了几句话,萧霆钧就下了决心,于是第二日皇帝先召集了六部尚书,商议的时候,皇帝就把自己的想法先说了。
李肃第一个站出来支持,礼部尚书梁大人也站出来支持,其他几位见状,也就没在坚持。
金佳珠拿着册封诏书,高兴的笑了。如今她已经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她已经很满足了。
“王妃,”管事嬷嬷来了,“昭欢郡主的生辰礼按照王妃吩咐准备好了,请您过目。“
昭欢郡主,就是琼南,是被贬为庶民的萧霆锴的长女。
第322章番外七、愿他日得酬乌哺(1)
萧霆锴秋猎兵变的那一年,琼南已经十岁,完全是懂事的年纪了。自己的父母被贬为庶民且流放到黔地,她和妹妹琼芳虽然还是县主,且被养在皇后娘娘的宫中,但她心中,依然又惊又怕。
尤其是琼南,因为琼芳还太小,对很多事情并不能理解,也没有太多记忆。琼南却不同,她从出生再到被接到宫里读书,后来因为母亲的无理取闹,皇爷爷就让她住在了皇后宫中,本就敏感的小姑娘,越发心思细腻起来。
琼南知道,皇后娘娘待她很好,甚至比她母亲还要细心。她记得在王府的时候,母亲有时候对她特别好,有时候又冲着她生气。甚至有一次,母亲还打了她一巴掌。
无比委屈的琼南,听到了乳娘的一句话:要是县主是个男孩子,就好了。
这句话,一直一直印刻在她脑子里,挥之不去。
其实一开始,琼南都不知道父亲犯了大错,琼芳妹妹被送进宫来,她才意识到事情不对劲。
皇后娘娘是她们的祖母,但琼南早就知道,皇后娘娘并不是父亲的生母。
皇后娘娘看出了小姑娘的疑惑,拉着她和妹妹的手,蹲下来和她说:“你父亲和母亲犯了错,所以你皇爷爷将他们送到黔地去了,日后,你和妹妹,乖乖的住在祖母这儿,别多想,知道吗?”
黔地,琼南记得读书的时候,讲到过,黔地多山林,土地贫瘠,为荒凉烟瘴之地。虽然祖母没明说,可琼南也猜得到,父亲母亲一定是犯了大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