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吞噬小说>大秦之地 > 第51章(第2页)

第51章(第2页)

&esp;&esp;好在“功德计算器”确实值这个价钱,它并不是单纯告诉你什么行为给多少奖励,还能查询别人的功德获取情况。

&esp;&esp;前提是始皇和要查询的目标都参与了同一件事,才能针对这件事查询。不能看到目标的功德总数,也看不到目标以前的盈亏。

&esp;&esp;这倒不要紧,始皇想知道的也只是这次的政策给扶苏带来了多少收益。

&esp;&esp;查询结果为:

&esp;&esp;「您以皇帝身份颁布仁政,造福万民。因您提前得知功德赚取规则,将进行一定的奖励扣减。

&esp;&esp;但经法则推演,该政策在未来三年内本就会推行下去。故最终的扣减比例由90降为10,您可获得政策总量十分之九的功德奖赏。」

&esp;&esp;只是扣了一成,已经比预料的最坏结果好了太多了。

&esp;&esp;不过这次是正好撞见了扶苏本来就会推行的政策,若换成别的呢?是不是就只能获得原定的一成了?

&esp;&esp;遣退众人之后,始皇和儿子分享了这些消息。

&esp;&esp;扶苏思索片刻:

&esp;&esp;“那就多做几次试验。”

&esp;&esp;正好他和阿父商议的政策里有一些是阿父了解过其他朝代政策之后,修改一番打算套用给大秦的。

&esp;&esp;有聊天群就是方便,很多资料都能隔空传递。

&esp;&esp;始皇颔首:

&esp;&esp;“多挑几件可以同时进行的,看看不同政策提供的功德多寡。”

&esp;&esp;有的人施行仁政是为了万民,有的人是为了自己有个好名声,还有人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扶苏算是综合这三条,顺便给自己赚点功德。

&esp;&esp;虽然是有目的的做好事,但法则显然也承认这种行为的合规性。

&esp;&esp;半年后,不同的反馈陆续传来。

&esp;&esp;「您以皇帝身份颁布仁政,造福万民。因您提前得知功德赚取规则,将进行一定的奖励扣减。

&esp;&esp;由于您为著名的仁君型帝王,新政策与您相性度较高。法则判断您并非单纯为利益刻意违背自身本性,骗取法则奖赏。

&esp;&esp;故最终的扣减比例由90降为70,您可获得政策总量十分之三的功德奖赏。」

&esp;&esp;扶苏看着父亲在纸上写下的这段文字:

&esp;&esp;“为什么是三成这个比例呢?”

&esp;&esp;是仁君都可以获得三成,还是这里面依然存在档次差异?

&esp;&esp;扶苏注意到这段话里面的一个关键词——“著名的”。

&esp;&esp;还有不出名的仁君是吗?

&esp;&esp;始皇见这个词语是特殊颜色标记的,伸手点了点。居然跳转了一个详解页面,仔细解释了相关规定。

&esp;&esp;「著名仁君:后世评价中当之无愧的仁德君王。

&esp;&esp;普通仁君:以仁德出名但遭人质疑或仁政数量有限的君王。

&esp;&esp;虚假仁君:并未专注以造福万民,而是向权贵施恩,以此换取文人清贵夸赞的伪君子型君王。」

&esp;&esp;后头还有非仁君的类型,每个都附有著名案例。比如第一条里,就包含他家扶苏。

&esp;&esp;始皇帝意外地发现自己居然在“普通仁君”的行列。

&esp;&esp;始皇:……

&esp;&esp;始皇心想,这个评判标准可能有点问题,法则是不是坏了?

&esp;&esp;结果点开一看,原来是因为他前半生苛政搭配后半生仁政,才让他混到了这个分类里头去。

&esp;&esp;后世好像为他到底算不算仁君大掐特掐。

&esp;&esp;支持者觉得他前半生苛政是无可奈何,为了一统天下才必须这么做的。反对者则觉得他是前半生把大秦折腾得没了半口气,不得不开始休养生息,根本不是真心仁爱。

&esp;&esp;始皇:这个争论还怪有意思的。

&esp;&esp;反正始皇这辈子没想过自己还能进入仁君行列,果然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esp;&esp;当然,在非仁君的分类里头,始皇又一次看见了自己。

&esp;&esp;这次是“虚假暴君”头衔了,说的是有的皇帝被人骂了上千年暴君,结果一盘点仁政,你猜怎么着?他施行的仁政比好多仁君还多!

&esp;&esp;始皇:……

&esp;&esp;不开心,出去欺负几个六国国君

&esp;&esp;法则既然按照不同君王的作风给他们划分了行类,还把暴君仁君之类的细分了那么多情况出来,显然不是闲得没事做。

&esp;&esp;始皇很快找到了他想看的东西。

&esp;&esp;根据功德计算器里的举例,扶苏那种著名仁君在得知真相的情况下,施行本不会推广的仁政可以获取总量30的功德。chapter1();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