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吞噬小说>大秦之地 > 第52章(第2页)

第52章(第2页)

&esp;&esp;扶苏明白了:

&esp;&esp;“这还不简单?阿父先去一统天下,然后等王朝末年的时候,我再去假扮起义军,延续阿父的大一统盛世。”

&esp;&esp;这样连续两个王朝都是大一统,后世绝对一直遵循大一统!

&esp;&esp;始皇:……

&esp;&esp;法则被你玩明白了是吧?

&esp;&esp;始皇开了个玩笑:

&esp;&esp;“倘若如此,每逢王朝末年,我大秦都可以派人进去干涉,再造乾坤。结束乱世的功德奖励也不少,比单纯施行仁政要多。”

&esp;&esp;施行仁政可能要几十条政策加起来,才有一个结束乱世的收益那么多。具体看乱世有多乱、多少百姓流离失所活不下去。

&esp;&esp;谁让皇帝就算不施行仁政,大部分时候治下的百姓也就顶多就是日子难过一些。只要在位的不是暴君和昏君,好歹性命无忧。

&esp;&esp;换成乱世那可就大不相同了。

&esp;&esp;始皇猜测扶苏去了地府后功德不会少,并不是因为扶苏仁政推行得多。而是因为两世下来他家太子施行仁政时的社会环境比较特殊。

&esp;&esp;前世那会儿,正值始皇帝驾崩,天下反贼四起。虽然不是乱世,却也和乱世差不多了。

&esp;&esp;他镇压叛乱、安抚万民,算下来抵得上大半个终结乱世了。再加上在此之前庶民过的日子水深火热,秦律实在严苛,也能反衬出仁政的重要性。

&esp;&esp;今生的扶苏则是直接参与了灭六国的过程,为了加快父亲统一天下的进程,他提出过不少颇具效果的计谋。

&esp;&esp;而且在父亲的支持下,其实统一之前扶苏就在推行各类新政了。那个时候是真真切切的乱世,造福的也确实是乱世之民。

&esp;&esp;扶苏笑吟吟地看着父亲为他算账:

&esp;&esp;“幸而阿父购买了屏蔽天道的功能,否则天道看着我们在这里算计怎么赚钱,一定会很怄气。”

&esp;&esp;始皇放下笔,利用光屏将之拍照留存。而后就取下灯罩,把纸张点燃烧成灰烬了。

&esp;&esp;“那东西只能五日屏蔽天道一次,一次持续半个时辰。时间快到了,你记得谨言慎行,不要被它发现。”

&esp;&esp;扶苏乖巧地点头答应了下来。

&esp;&esp;始皇看了眼天色,起身朝外走去。天色尚早,可以出去散散步,总坐在屋中对身体也不好。

&esp;&esp;扶苏连忙跟上。

&esp;&esp;散步的时候闲着也是闲着,他就顺便在心里盘算起来,接下来要怎么做。

&esp;&esp;其实功德的赚取规则非常明晰,就是多做点对黎庶好的事情。

&esp;&esp;虽然大一统看起来好像只是对华夏文明的传承有好处,实际上天下一家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战乱。多国林立就会频繁出现战争,春秋战国就是最好的例子。

&esp;&esp;找到了根源之后,就能反推出更多的东西——

&esp;&esp;研究出解决瘟疫之法的医者,是不是能赚取倍于仁政的功德?毕竟政策永远是一时的,换个昏聩之君上来可能就给你废掉了。

&esp;&esp;但瘟疫的应对方法只要不失传,就一直会有人拿来,不断地救助百姓。千百年下来,不知道能救多少人。

&esp;&esp;还有一些野蛮的荒谬风气,例如两百年前秦献公首次在大秦境内废除人殉制度。后来历代国君坚持执行,再到父亲完成天下一统的伟业,让整个九州大地都再无人殉。

&esp;&esp;这一项政策能延续多久,就能救多久的人,献公和父亲都能得到相应的功德。

&esp;&esp;扶苏灵光一闪:

&esp;&esp;“这么一来,献公其实应该挺有钱的?”

&esp;&esp;始皇颔首:

&esp;&esp;“朕上回给他发养老费,他说他不缺钱,准备拿那笔功德给你买个礼物。”

&esp;&esp;扶苏的表情顿时古怪起来:

&esp;&esp;“他必然比昭襄王有钱,那为何之前都是昭襄王出钱接济缺钱的先祖?”

&esp;&esp;始皇也想了想:

&esp;&esp;“或许是他傻吧。”

&esp;&esp;别的不说,孝公肯定比昭襄王有钱。商鞅变法对大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直接跟后头大秦能不能一统天下挂钩的。

&esp;&esp;结果出钱的时候反而是秦稷出大头。

&esp;&esp;能在秦国当上国君的,没几个是蠢人。秦稷再聪明,要是被大家联手哄骗,还真有可能上当。

&esp;&esp;毕竟这家伙以前也不是没上过赵王挑拨离间的当,白起不就是这么和他离心的么?

&esp;&esp;扶苏小声吐槽:chapter1();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