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并不妨碍她一直是探险小队的灵魂人物。
聂峥他们也担任给官方基地送物资的任务,偶尔遇到棘手的情况,都会毫不犹豫找唐黎出面。
病毒肆掠,异化的人类和动物丧尸都很多,却没有影响到气候。
四季变化如常,幸存者们在陆续聚集到各个避难基地后慢慢地也适应了灾难后的环境,重新过上了比较规律的生活。
起初还有些小的基地在河心岛基地附近发展,可惜随着时日的推移,能找到的物资开始越来越少。
时间一长,这些小基地就没办法生存了。
两相比较之下,早有先见之明圈地自给自足的河心岛基地成员越来越多,生活水平却没有下降。
基地里的物价几乎没有变化,食堂,医院,护卫队,探险队等全都掌握在基地高层手里,甚至还在基地稳定下来后重新把学校制度也恢复了,适龄未成年都可以得到相应的基础教育。
而这时候,距离灾难大面积爆发也不过才过去了半年而已。
秋日的冷风中,河心岛基地仅剩的几棵高大的绿植也黄了叶,领了清洁工活计的基地成员拿着扫帚勤勤恳恳地扫到一边。
得益于聂峥的提议,他们早在夏天就把太阳能板安装覆盖了整个基地,连唐黎所在的洛水镇种植区小屋都没落下,一整个夏天,尽管电力不高,还是能勉强维持基地的空调运行。
冬天来临,太阳能板的效率就不那么高了。
探险小队搜索到一批小型的火炉子,放在基地的杂货店,供成员们用贡献积分购买。
这炉子不论是烧柴还是烧煤都可以。
探险小队能运回基地的煤到底不算多,因此基地又多了些营生。
有些手里没活儿的人会趁着唐黎的种植区招募人手时报名,干完农活儿的自由时间上山捡柴砍树,然后弄到那些厂房里避雨风干。
攒下来的柴火无论是自己用还是卖给别人都不亏。
唐黎对此睁只眼闭只眼。
只要招募来的人不偷懒不耍滑把该干的活儿干完,他们自己做点别的改善生活,她不会说什么。
大家都愿意用自己的劳动成果叫日子过得好些,这无可指摘。
刚入冬,第一场雪就落了下来。
河心岛基地的人这时也突破了六百大关,凌初夏觉得剩下几年达到一千人毫不费力,也没开始那些日子那么关注人数了。
注意力都放在如何继续改善基地居住环境上。
海城附近最大的官方基地的人数都已经突破五十万,人多事儿也多,大环境自然比不上河心岛基地。
凌初夏觉得这次自己只是要弄个小型避难所,以后说不定会升级。
她也很关注其他基地,看看能不能取点经。
初雪落了四天,并没有积雪,但路况不是很好,唐黎估摸着基地的存粮差不多了,加入了这一次的送菜队伍,准备回河心岛基地看看。
她照旧准备了一堆丰厚的物资,准备偷偷塞给教授专家组开小灶。
这次她得到个好的消息。
科研小队真的从灯芯兰植物里提取到一种特殊元素,而这种元素对于狂化病毒的抗体有很积极的促进作用。
唐黎知道血清的诞生可能不是那么容易。
但能意外从一株谁也没看在眼里的杂草植物上取得突破,她还是觉得很神奇。
好在这样的机缘下,血清大概真的迎来了问世的曙光。
第56章
丧尸爆发的第四年,夏。
全世界建起的人类基地如星星之火,在年复一年地艰难求存中渐渐发展起来,并重新恢复了相当一部分末日前的社会功能。
Z国境内最大的官方基地共有11个,收留了灾难末日后八成的幸存者。
海城基地是全国发展得最好,也是幸存者最多的基地之一。
从各大基地重新修复的高速公路和高速列车两旁都竖立起高耸的围墙,防止丧尸误入和别有用心的流窜盗匪搞破坏。
数辆高速列车从全国各地奔向海城基地,再转道高速公路前往桔子洲基地。
这里是名气最大,福利最好,设施最完备的民间基地。
过去的四年多时间,凌初夏没有在一千人数量达到后就摆烂对待,而是继续兢兢业业地将基地扩大,内外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也从当初的一言堂逐渐进化成民意表决的模式。
及至如今,桔子洲基地的常驻人口已突破十万。
比某些官方基地人口都多。
就河心岛这么点地盘肯定是早就不够用了的,基地势力以河心岛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扩张,原有的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等,全部整修过。
那些经历四年风霜的建筑物容纳了绝大部分基地的成员。
而能在河心岛住的基本都是基地核心高层。
这一次数辆列车载来的是全国各地的医学,药物研究,植物学等等方面的专家,前来探讨桔子洲基地孙教授团队宣布攻克的狂化病毒特制抗病毒血清推广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早在丧尸爆发的第一年,崔简就从灯芯兰中提取到了可以抗衡狂化病毒的特殊物质。
可问题也随之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