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看着玲珑气鼓鼓的脸乐不可支。
一旁手中书还停留在第一篇的玉无双,低垂着眉眼,嘴角勾起温暖的笑意。
原来这就是有家的感觉,比当初他去镇北王府蹭饭时体会到的感觉还要温馨。
沈云舒看着琉璃走进来,对她招了招手,从妆匣里拿出一支白玉兰簪子插进了她的发间。
“知晓你喜欢玉兰,这只簪子便送给你。”
说着又拿出一支玉蝉簪子插进了琳琅的发间,“好歹是我大喜,也别只给玲珑了,你们都有。”
几人笑嘻嘻的行礼道,“奴婢谢郡主赏,祝郡主与玉大人举案齐眉,百年好合!”
一旁的玉无双闻言也坐不下去了,看着沈云舒这几个机灵的小丫头笑着摇摇头。
“我没有什么女子的首饰,只有金银俗物,便赏你们一人一个月的俸禄吧。”
几人顿时再次对着玉无双的方向行礼,“谢姑爷赏!”
玲珑笑嘻嘻的开口,“我们家郡主是仙子,可我们都是俗人,最喜欢俗物了,您往后只管赏些俗物便好!”
玉无双听着这话想起了那碎银子的事儿。
“玲珑再加一个月。”
玲珑一愣,不明所以的看了看玉无双,又看了看沈云舒。
沈云舒搅着碗里的药膳,笑着解释。
“当年玉大人流落街头,我们救下他,用的是你的银子,如今算是还你的。”
玲珑闻言这才想起,确实有这么一回事儿,当时她看玉大人太过清瘦,还将自己最喜欢的果干分给了他,那果干是新买的,她都还没来得及吃呢!
这么想想这赏赐她便收的心安理得了。
这两日新婚之期,汪律特意没有给玉无双安排任务,明皇也没有找他,两人便成日待在府里,闲来无事喝茶赏花,手痒了便在演武场对练,练累了便回书房或看看书、或作个画,或再手谈一局。
直到第三日归宁,玉无双陪着沈云舒回了镇北王府,沈振和纪书瑶看着两人暗戳戳的亲密的样子,面上写满了欣慰。
等到日入之后沈云舒与玉无双快要离开时,众人给纪书瑶和沈云舒母女留了会儿说体己话的时间,沈云舒还像幼时那样,靠在娘亲的肩上,纪书瑶抚摸着她的头。
“你这孩子,自小便理智早慧,做事有分寸、懂规矩,凡事你不懂的,只要与你说第二遍,你便再不会做错。你这样虽然省心,可也叫为娘的心疼,你可以不必那么懂事,也可以任性的。”
看着沈云舒只笑不语,纪书瑶叹了口气。
“这些年,你总有些新奇的点子,又对朝堂之事懂得颇多,他人对你之心是否真诚,你也一眼便能看出来。当年你在青华观算不出命格,为娘担心了许久,后来又找了许久才拜访到了清微真人。真人说,你有宿慧之相,你这一生,不是旁人可以算的,要由你自己选择如何过。”
沈云舒抬起头诧异的看向她娘,这些话她娘以前从没说过。
纪书瑶有些心疼的抚了抚沈云舒的面颊。
“你从小便对将来成亲之事极为排斥,也对男女情爱没有丝毫向往之意,所以娘亲与你爹爹自发现之后,便再也没与你提过要你成亲的事情。只是你还是那般懂事,在及笄之后便把自己嫁了,连人选都是符合所有人预期的样子,不曾给家里带来半点麻烦。
只是娘一直担心,你是否当真是欢喜的。”
沈云舒眼眶略微泛红,看着纪书瑶,握了握她的手。
“我欢喜的。”
纪书瑶慈爱一笑,“娘知道,看你今日回来的样子,娘便知道,你是欢喜的。”
她女儿是否真的欢喜,她是看得出来的。
“本来还想着劝你莫要竖起一身刺,把自己包裹的太过严实,伤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喘不过气来。
只是今日见了你便知,你已经想通了。”
虽然作为过来人,知晓沈云舒原本的那套想法,是很理智很现实的想法。
若是不能保证所托之人为良人,那么有钱有闲,没有夫君小妾,没有公婆长辈,日子或许会过的更惬意。
可是这是她的女儿啊,她的女儿值得最好的,值得体验任何一种被爱的感觉。
她也看过云舒幼时看的那些话本子,虽不知道这世上,是不是真的会有人在过奈何桥时忘记了喝孟婆汤,但是她不希望她因此失去了无忧无虑的机会。
有他们在身后撑着,她可以更加肆意的。
武举选拔
应和二十九年春。
烿朝各地官员从明皇打算重开武举时便开始准备了,去年武举正式重开,为了和文举的时间错开,在一年的时间内完成了童试和乡试的选拔,今年开年便可以在烿都城进行会试和殿试。
武举相比较文举来说,也并不是想象中的那般容易,不是武功高强者随便打打便可以中举及第。
武举中凡是晋级者,除了武艺高强之外,还需是才貌双全、能言善辩,有将帅之才者。
谋略、兵法、马枪、骑射、步射、负重等,皆缺一不可。
先皇时边境战乱不断,凡是有军事才能的都直接上了战场,没有时间三年一选。
所以当年的明皇才能够凭借军功杀出重围,继承皇位。
如今江山稳定,明皇便决定重开武举,为大烿选取更多有能有才之士。
因为之前答应过沈云舒让她在武举上选妃,所以哪怕如今她已经成亲了,不必选了,明皇还是准许她来看。
沈云舒也确实来了,不过不是为了选妃,而是为了给自己的哥哥助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