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挺喜欢宋辞这个人。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念书,宋辞更适合做武官。
“允璋!”宋辞从马上跳下来。
“逢止。”简珣含笑拱手。
宋辞的眉眼几乎与宋鸢一模一样,任谁都能一眼发现这是兄妹二人,但是二人性格相差巨大,宋辞大大咧咧,全无书香门第的细腻。
两人边叙旧边往简珣舍馆走去。
宋辞发现西泉门的舍馆与北泉门一模一样,若非门前种的花树各不相同,简直要分不清了。
他献宝似的递给简珣一只描金黑漆木匣,“喏,傻丫头给你的。”
他口中的傻丫头是鸢娘。
简珣微怔。
宋辞却帮他打开了匣子,“果然不出我所料,又是邵西的瓷器。”
旁人家郎有情妾有意的,不是送金钗便是送香囊,这俩人,除了瓷器还是瓷器,笑死个人了。
不过笑着笑着宋辞就捂住了嘴。
如今他已经不是简允璋的舅兄。
说起来还蛮伤感的,允璋和鸢娘除了互赠瓷器,送别的也不行啊。
简珣只呆了一瞬很快又恢复平静,“还请逢止代我转达谢意,也帮我告诉鸢娘一声,我已经很久未收集瓷器,以后也没空钻营这些,莫要她再为此白白浪费金钱。”
宋辞叹了口气,“好。”
简珣调开视线,淡淡凝望院中一株还未到花期的黄香梅。
莫名想到了梅娘,而一想到她,鼻腔酸酸涩涩,心也常常会痛,却又奇怪的甜蜜。
甜蜜的心痛。
鸢娘就从不令他痛。
和鸢娘在一起的每时每刻,都那么平静,从容,开心。
开心不好吗?简珣问自己。
宋辞和简珣在一起有很多共同话题,小到民俗大到新令,各抒己见,并没有太多兴趣聊女孩子,所以鸢娘这个话题点到为止,很快就被二人抛开。
第41章拉钩
夜尽天明,为了请安,黄时雨在家中暂住一宿。
简珣宽宏,答应替她打掩护,自不会向长辈揭露她已恢复自由身,那么在考进画署前,她也得做好分内的事,表现的像一个本分妾室,比如拜见长辈简夫人。
程氏再次见到了简珣自己挑选的美人妾室,生辰月份与他差不太多,都挺大的,翻过年不久也就满十六岁。
十六岁的年纪在泽禾已可以当娘,但在程氏眼里还有点小,至少得十七岁后。
女孩子太小生育极易难产。
所以简珣在成亲前不会碰她的。
黄时雨规规矩矩给程氏行万福,程氏受了礼邀她坐下喝茶,她才款款后退两步坐在官帽椅上。
看上去比上回沉静了一些。
女孩子都这样,得知自己有了归属就会越来越像大人。
而大人往往内敛又沉默。
程氏道:“阿珣怜香惜玉,舍不得拘了你,总想在成亲前许你多些自由。”
她这里说的“成亲”自然是简珣和妻子成亲,而不是与黄时雨,与黄时雨的只能算圆房。
黄时雨温顺附和道,“允璋向来宅心仁厚的。”
程氏满意地笑了笑,“不过我倒很想把你带在身边,跟着我提前适应一下,明年也好有个准备。”
贵妾虽不用出门应酬,却也不能对各家关系一无所知,以免逢大日子见到亲戚闹笑话。
再一个,以阿珣的心性多半是让黄时雨自己抚养孩儿,但她若过于浅薄无知,程氏自然是不愿。
阿珣的骨血岂能被妇人养歪。
所以她想把黄时雨带在身边,一来了解这孩子心性,二来亲自教导,将来对谁都有益。
黄时雨谢过程氏好意,“此事允璋也同我提过,他倾向明年八月份再议,这样更能安心念书,远离诸多杂念。”
也就是简允璋目前心思只放在功课上,乡试前并不想分心,家里的莺莺燕燕越少越好。
程氏沉吟片刻,微微颔首,“那先按他的意思办吧,不过你若改主意大可随时过来,我这里离他的墨斋甚远,也没那么容易分心。”
“好。”黄时雨应下,又谢了程氏的好意。
伪婆媳不咸不淡地闲聊片刻。
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可以伪装,但或多或少暗含了真实心性,多讲话多观察便能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