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江映华闻言怔愣在当场,不为夺了军权,而是听不得“成家”二字。
&esp;&esp;“东海王递来国书,求我朝庇护。愿以王世子入赘,做你昭王的驸马,日后东海国就是你的藩国。朕已经答应了这门亲事,今年三月你二人成婚。”陛下无视她的怔愣,继续吩咐道。
&esp;&esp;“臣若是不愿呢?”自入殿到眼下,江映华第一次抬起了头直视着陛下,声音不大却很是坚定。
&esp;&esp;“朕不是与你商量,这是朕的旨意。”陛下一脸严肃的命令道。
&esp;&esp;“也是吾首肯的婚事。”殿门吱呀一声,太后的声音由远及近。
&esp;&esp;一边是圣旨,一边是母命。忠孝相压,真是狠绝。江映华苦笑一声。
&esp;&esp;“臣不喜军权,不喜藩封。如今陛下稳坐至尊,臣愿革去王爵。臣已心有所属,恕难从命。”
&esp;&esp;江映华思量须臾,俯身叩头谢罪。
&esp;&esp;“心有所属?你是说颜皖知?你不能嫁她,她是女子。”陛下哂笑一声道。
&esp;&esp;“臣早已知晓。臣心悦她这个人,无论男女。臣生在皇家,事事不由己。取舍予夺,臣看得很淡,可唯有此情,求长姐垂怜。”江映华大着胆子,将这番惊世骇俗的荒唐言论说得云淡风轻却字字泣血。
&esp;&esp;没有预料中的狂风骤雨,雷霆之怒,陛下比她想的镇静的多。
&esp;&esp;“华儿,你心悦谁,朕不在乎。你若抗婚,朕就杀了她。兵符拿来,王府归置妥当了,你早些休息,明日朝堂可不好捱。”陛下柔声威胁着。
&esp;&esp;“兵符,臣,不给。您若伤她,臣把命还给您和母亲就是。”江映华咬紧牙关,固执开口。
&esp;&esp;太后一直冷眼旁观姐妹俩的拉扯,终于在此时开了口。
&esp;&esp;“杀你三哥,将你私放钦犯之事上奏皇帝的人,就是她。华儿,你愚蠢。”太后缓缓踱着步子,一双凤眸里涌着半腔怒意,冷冷凝视着她。
&esp;&esp;话音方落,江映华瘫坐在地。
&esp;&esp;“来人,取了昭王的兵符,送人回府自省。”太后威严的声音回荡在大殿内。
&esp;&esp;江映华由着宫人摆布,搜出兵符,塞进了轿辇带回了府中。
&esp;&esp;楔子(二)
&esp;&esp;新岁元月的天牢内,白日里昏暗的日光宛如乌云席卷的夤夜,只余一丝冷月清晖。
&esp;&esp;江镜澈身着的常服上曳地三尺的裙摆拖行在冰冷的石阶上,浓重的血腥气让她不自觉地蹙紧了眉头。
&esp;&esp;铁链落锁的声音一重重响彻空荡荡的牢狱,她端坐案前,听着哐啷、哐啷铁链碰撞的声响由远及近的传来。
&esp;&esp;颜皖知一身囚服,蓬头垢面,身上的鞭痕混着粘稠结痂的血迹粘在衣服上,瘦弱的身躯缠绕进沉重的枷锁,本就苍白的脸上如今一点儿血色也瞧不见。曾经绛红的朱唇干裂开来,入目皆是狼狈。
&esp;&esp;来人由着狱卒拖拽,软绵绵虚浮无力的瘦弱身躯被一脚踹翻在桌案前。
&esp;&esp;沉重的眼睑微抬,一抹明晃晃的玄色描金的锦袍出现在她的眼前。她挣扎着跪直了身子,哑着嗓子艰难开口:“罪臣叩见陛下。”
&esp;&esp;“玄铁鞭的滋味儿,如何?”陛下的声音无甚波澜,听不出任何情绪,轻飘飘的。
&esp;&esp;“罪臣愧对陛下圣恩。”颜皖知将头重重磕在地上,伏着身子告罪。
&esp;&esp;“你还知道愧疚!朕当你没长心呢!”陛下陡然抬高了嗓音质问。
&esp;&esp;“罪臣绝不敢。皖知此身此命都是陛下的,若无陛下搭救之恩,知遇之恩,皖知十二年前便死在皖河里了。此恩罪臣毕生都难以报偿。”颜皖知呜咽着开口。
&esp;&esp;“你还有脸提报恩?胆敢勾引朕的妹妹,你就是这样报恩的?”陛下将人从地上拎起来,满眼幽愤的瞪着她,冷声质问。
&esp;&esp;大抵是动作太大牵扯了身上开裂的伤,眼前人浑身战栗,倒吸了数口凉气。
&esp;&esp;“在朕这里得不到,你就打起了华儿的主意。你能耐得很,竟让华儿不惜用命来忤逆朕和太后。早知今日,朕就该在那夜后赐死了你。”陛下怒极,抬脚将人踢了个趔趄。
&esp;&esp;颜皖知闻言,顾不得身上的痛楚,狼狈的爬起来,伏在陛下脚边哭着说:
&esp;&esp;“陛下息怒。罪臣该死。求陛下万勿迁怒于小殿下,皆是罪臣之过,是罪臣情难自已害了殿下。只要能护殿下无虞,臣愿受千刀万剐之刑。”
&esp;&esp;“呵呵,好一个情难自已。既用情至深,朕不杀你。华儿快要成婚了,日后她还要为朕生育皇侄。朕要你尝尝爱而不得的滋味儿。”陛下冷笑一声,幽幽开口道。
&esp;&esp;“对了,华儿已经知道,永王是你亲手所杀。但朕不会告诉她,你是为了护她。朕的妹妹,不可以沉溺私情,爱上你这样的女人,更是荒唐。”陛下撂下这诛心的狠话,快步离开了天牢。
&esp;&esp;望着陛下决绝离去的背影,颜皖知满眼清泪的呢喃:“华儿,你当真要嫁人了么…”
&esp;&esp;初见
&esp;&esp;绍正元年,四月初一。
&esp;&esp;暮春晨起,乌云滚滚压顶来,微风习习拂面去。杨柳的枝桠如谪仙纤细的腰肢摇曳,空中的茸絮似俏皮的精灵翻飞飘游。
&esp;&esp;又是一个昏昏沉沉不见朝阳的天色,平白让人添了几分倦怠。
&esp;&esp;颜皖知领了旨自大内骑马匆匆往昭王府来。chapte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