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赵桂英看向林耀祖的眼光变得炽热,为什么?
&esp;&esp;因为经陈岑这么一说,赵桂英竟然难得地发现她的儿子,竟然出人意料得条件还可以。
&esp;&esp;抛开缺点不谈,优点你找一找,还是能找到的嘛。
&esp;&esp;此刻,赵桂英看向的林耀祖的眼神中,多出了一种笃定的情绪:成才指日可待!
&esp;&esp;林耀祖心里一沉,感觉情况不妙,连忙环顾四周:他爸林卫国的眼神也变得热切起来,而他姐林柠正埋头吃饭,根本没空理会他;于是他把希望的目光投向了刚才还在帮他说话的陈岑。
&esp;&esp;陈岑缓缓一笑,抛出致命一击:“仔细想想,耀祖确实挺符合条件的。要是真去当兵,我可以托我爷爷那边帮帮忙,到时候我哥也能多照应一下。”指定让他哥好好“照顾”林耀祖,练出个人样……
&esp;&esp;赵桂英心动了……
&esp;&esp;林耀祖心凉了……
&esp;&esp;
&esp;&esp;“陈岑,又来接林柠呀?”王军站在柜台前,正忙碌着。听到动静,他抬起头,看到熟悉的身影进店,脸上立刻露出热情的笑容,挥手打着招呼
&esp;&esp;陈岑点了点头,目光先是在室内转了一圈,并没有见到林柠的身影,有些失望地收回目光,走到柜台前好奇地问:“王哥,你这是在干什么?”
&esp;&esp;柜台上上面铺着平整的红纸,旁边摆放着笔墨和砚台。
&esp;&esp;王军正握着毛笔,手腕灵活地转动,笔尖在红纸上舞动,墨汁随着笔锋流淌。
&esp;&esp;片刻,红纸上留下一行行漂亮的字迹,看样子是个有大功夫的。
&esp;&esp;“哦,中秋节要到了。”王军一边继续挥毫泼墨,一边笑呵呵地说,“我们新华书店要和妇联办晚会,我正在写会上要用的宣传报呢。”他停下笔,抬头看向陈岑,“林柠在仓库整理库存,你要不要先去老地方坐会儿。”
&esp;&esp;“中秋晚会?”陈岑听到这个意外的消息,不由重复了一遍。
&esp;&esp;王军放下手中的毛笔,用手轻轻拍了拍陈岑的肩膀,补充道:“对啊,17号晚上,到时候可以带家属,叫林柠带上你一起来玩呗。”
&esp;&esp;陈岑眼睛亮了起来,但仍旧只是矜持地点了点头。
&esp;&esp;书店的仓库管理规定明确指出,仓库除店员外,其他人员一律禁止进入,陈岑也就不方便去仓库帮忙,又与王军寒暄了几句后,便去往店员们的休息间等待着林柠下班。
&esp;&esp;林柠今天和徐子佩一起在仓库里理货,两人一边忙碌,一边闲聊几句,时间也过得飞快,工作上更是专注。
&esp;&esp;直到快下班了,林柠才从仓库里走出来,这才发现陈岑早就来书店等她下班了。
&esp;&esp;林柠和徐子佩一出来就见到了陈岑,林柠眉眼弯弯,又望见一旁徐子佩打趣的眼神,羞涩又小声地问道:“今天怎么来得这么早?”
&esp;&esp;“档口没事,闲着也是闲着,就过来等着了呗。”陈岑倒没什么害羞的意味,甚至直接将林柠揽在还里,再背起刚才他在休息间闲来无事收拾好的、林柠的挎包,朝徐子佩告别,“子佩姐,我们俩还有事,就先走了。”
&esp;&esp;徐子佩也没想到陈岑竟然来真的,这两人的进展从确定男女朋友关系后,就跟做了火箭似的,一转眼就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
&esp;&esp;难得见到感情这般顺利的小两口,徐子佩也不禁羡慕:“什么时候能喝上你们的喜酒呢?”
&esp;&esp;林柠刚想开口说“还没定呢”,陈岑却抢先一步。他微微皱了皱眉,倒不是在搪塞,而是很认真地思考后回答:“那多半得国庆了,国庆是个好日子。我们尽量赶在国庆期间办是最好的。”
&esp;&esp;“那我们可就等着请帖了……”两人感情融洽,书店店员们也是喜闻乐见,都笑着逗弄了林柠和陈岑几句。最后,大家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这一天的工作,纷纷收拾东西下班。
&esp;&esp;林柠跨上摩托,双手熟练地揽住陈岑的腰肢,身体微微前倾,将头轻轻贴在陈岑的背上。
&esp;&esp;没了外人的目光,林柠的神情变得放松而自然,甚至带了些俏皮。
&esp;&esp;她百无聊赖地脑袋一歪,轻轻地在陈岑的后背上碰了又碰,脾气也理直气壮了些,像是在撒娇,好奇地问道:“我们要去哪呀?”
&esp;&esp;刚才在书店,陈岑就提过他们今天有事,林柠此时也只是随口再问一声,想确认一下今天的安排。
&esp;&esp;“我们去新屋里看看进度,顺便看看厨房和厕所修在哪。”陈岑一边交代,一边敏锐地察觉到林柠的心思似乎飘到了别处,坐得也有些歪歪扭扭的。
&esp;&esp;他无奈一笑,伸手轻轻握住林柠的双手,将它们稳稳地放在自己的腰上,这才感觉踏实了许多。
&esp;&esp;不过,他还是忍不住叮嘱林柠坐好,别到时候仰过去太过危险。
&esp;&esp;直到确认林柠坐稳了,他才发动摩托车,缓缓驶离书店。
&esp;&esp;陈家新买的四合院坐落在景山公园后、什刹海附近的鼓巷里面,位置确实不错,而且这地方的四合院数量就那么多,不论在什么时期,这位置都是有价无市的存在。
&esp;&esp;因此,当陈家得知这座四合院其实是陈子安同学的祖宅,且由于长时间无人居住,房屋多处需要修缮时,还是选择硬着头皮花光家产买下这座吞金兽。
&esp;&esp;在1986年,买下这座两进四合院,凭这地段、这位置,只要是在京市有些经济条件的家庭,先不管能不能一次性拿出三十万,都会觉得这是笔划算的买卖,知道消息的人会抢着要。所以就不存在什么捡漏的问题,这是抢手货。
&esp;&esp;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这座四合院也不止陈家一家垂涎。不过,陈家的优势在于他们能够一次性拿出三十万的存款,而且和房主还有一点交情,这才最终拿下了这座院子。
&esp;&esp;所以砍价是一点都没砍上的,陈父甚至主动联系了在海市的朋友,让其帮忙照顾去海市准备出境的陈子安的那个朋友。抛开个人成见不谈,也算是有始有终,有来有往的交情。
&esp;&esp;这座四合院分为前后两院。起初,陈家打算在中轴线上修筑一道跺墙,将整座院子一分为二,分别作为陈岑和陈子安未来的小家。
&esp;&esp;然而,他们很快发现,这种做法会直接破坏四合院的传统格局,显得非常突兀,于是果断放弃了这个想法。
&esp;&esp;经过重新考虑,陈家决定以垂花门为界,将前院和后院分别分配给陈岑和陈子安。
&esp;&esp;陈子安觉得自己一年到头回家的次数寥寥无几,便主动选择了空间较小的前院,而将空间较大且原本是正房的后院让给了陈岑。
&esp;&esp;不过,为了公平起见,陈岑得从后院的三间厢房中腾出了一间,作为陈父和陈母的卧室。
&esp;&esp;虽然陈父和陈母曾多次表示,婚后他们不会搬来和陈岑、林柠一起住。毕竟陈父的工作地点在城西,离城中心较远,老两口也习惯了住在原来的单元房里。
&esp;&esp;但陈岑和林柠还是出于对长辈的尊重和对陈子安的公平,继续遵照要求留出了一间房给老人。
&esp;&esp;同时,陈岑和林柠也得在后院另外开一侧门方便出行,不能走前院的正门。chapte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