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杀一只鲍鱼。”于知乐边说边往小瓦锅舀上满满一勺淡白色的汤。
紧接着,她依次加入蛤蜊、虾、小鱿鱼和肉末。
汤咕噜咕噜地沸腾着,香味以更快的速度入侵大集各个角落的空气。
加了海鲜的骨头汤多了一份鲜美,味道变得更诱人,渐渐吸引了早起出门觅食的工人。
众人驻足摊前静看,与相熟的人小声讨论。
大多数人都觉得三毛一碗河粉有点贵,但又被香气勾得直咽口水,内心纠结不已。
于知乐没有在意众人的围观,加入河粉和各种素菜,最后进行调味。
全家福河粉满得几乎要溢出来,被葛泰稳稳当当送到陈昭面前。
“真鲜。”陈昭深深吸了一口气,首先喝了一口汤。
汤鲜美醇厚,一下俘获了他的味蕾。
虾肉鲜甜,鲍鱼肉质饱满,鱿鱼爽口弹牙,而主角河粉集合了所有食材的味道,口感韧弹爽滑。
陈昭吃相斯文自然,脸上露出享受满足的表情。
他不说话时,气质与往常截然不同,个人一种值得信赖的感觉。
围观群众的天平逐渐向一侧倾斜。
“前面的人让一让。”一道吊儿郎当的声音劈开人群,一屁股坐在陈昭对面。
他看了看木板,直接指着吃得开心的陈昭,说:“来一份一模一样的。”
“好,五毛钱。”于知乐扬起标准的笑脸。
小年轻见了她,眼都直了,呆呆地盯着她的笑脸。
“同志,五毛钱。”张文心重复她的话。
霍天和回神,耳朵染上微红,磨磨蹭蹭地掏出一沓钱,抽出一块钱递给于知乐。
“好的,稍等。”于知乐还他五毛钱。
霍天和接过钱攥紧,点点头。
他的发小是公社负责副业组申请的干事,每次有新的吃食摊子都会提前通知他。
可是,发小没说海隅村副业组的负责人长得这么漂亮啊!
想着想着,他的耳朵越来越红,忍不住又偷瞄了一眼于知乐。
“这是罐头厂厂长的儿子。”有人认识霍天和,小声地向身边人介绍。
那人恍然大悟:“就是那个吃遍海县的霍小爷啊,听说他说不好吃的摊子都干不过一个月。”
“对,我们先等他尝过再看要不要吃。”
其他人竖起耳朵听,同样打算先观望霍天和的态度。
很快,霍天和的河粉端上桌,他迫不及待地尝了起来。
“唔,好吃。”他舀了汤和河粉一起送进嘴里,眼睛发亮。
他着急得一口接一口,顾不得烫,吃得满头大汗。
“怎么样?好吃吧。”陈昭得意地说。
霍天和猛地点头同意。
“你中午再来一趟,泡椒米粉也超级超级好吃。”陈昭热情安利。
“海鲜河粉三毛一碗,每碗都有肉末、鱿鱼、蛤蜊和虾,还有素菜!加五分钱可以再任选两荤一素。”张文心吆喝道,“我们的汤底是熬了几个小时的骨头汤,海货都很鲜活,带了饭盒的可以打包带走。”
原本还在犹豫的人慢慢围上来点餐,陈昭让出位置。
于知乐和张文心立即开煮,每人负责三个小瓦锅。
葛泰趁机大声介绍外送服务,引起大家的兴趣。
第68章
“能送到纺织厂吗?”顾客中有一位年轻姑娘大声提问。
纺织厂在城南,是离大集最远的工厂,同时也是食堂味道最差的工厂。
葛泰拍着胸口保证:“能送到,只要在海东镇范围,我们都能送达,而且保证粉送到你们手上的时候不会凉。”
“这泡椒粉里有肉和菜吗?”女生继续问。
葛泰回答:“您放心,我们每一份粉都是有肉有菜的。”
“那成,我今个儿尝个鲜,中午送一份到纺织厂,我叫胡双,下班后在大门等你。”她豪爽地掏出五毛钱,“我要额外加虾和鲍鱼。”
葛泰收下钱,记下对方要加的菜,并与她约定好送餐的时间。
最后,他在本子上画上一个小三角形,说:“前十名订外送的客人免费送一杯柠檬水,你是第二位,柠檬水会和粉送到你手里。”
“柠檬水?好喝吗?”胡双好奇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