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吞噬小说>赶海美食博主在七零笔趣阁 > 第228节(第2页)

第228节(第2页)

杜生动筷后,大家才开始尽情享受美食。

席上还有当地的特色荔枝米酒,散发出诱人的甜香,大人们都小酌几杯,而于迟和穗穗则喝罗汉果菊花茶。

“时间不凑巧,五六月的周城满城飘荔枝香,有些品种肉厚汁甜,很好吃。”杜生侃侃而谈。

蓝圆圆的馋虫被勾了起来,撇撇嘴说:“以后我长住周城,吃个饱。”

“圆圆说得对,吃饱饱。”穗穗奶声奶气地附和她。

于知乐几人发出轻笑,饭桌氛围轻松愉悦。

第212章

之后的两天,于知乐和张文心跟着杜生认识了不少人,接到几张果冻的大订单。

换展期前一天,齐二带着纪录片摄制组赶到周城,并入住同一间招待所。

原本他打算与于知乐她们一起出发,得知厂里要成立高考学习小组,他立即改签,决定留在厂里拍成立首晚的学习会。

“氛围怎么样?”于知乐问。

齐二回想众人炙热的眼神,笑着回答:“每个人的学习态度都很积极,白天休息时间也在讨论题目。小越讲课也很好,而且对课本熟悉到像内容都印在他脑子里一样。”

毕竟他把那些教科书翻了无数遍,于知乐心想,但面上只是笑了笑。她没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让齐二他们去休息,因为明天凌晨五点就要去布展了。

齐二坐了两天火车,累得骨头都快散架了,叠声应好。

这一晚,所有人都睡得很早,第二天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前往展馆。而杜生的人早已将布展所需的材料运到门口等待,她们一到就可以把东西搬门。

第二期主要展示轻工业产品和农副产品,除了海隅食品厂,其他厂都使用标准展位,所以清晨的展馆只有她们一行人。

“泰哥,你先把框架搭起来,其他人先按照我标号的数字分类。”于迟是今天的总指挥,一进场就开始分工,“齐二哥哥到那个方位拍,不会影响我们又能拍得好看。”

所有人按照他的安排开始

动手,只有穗穗蹦跶着要找活干。

于迟一把将她端上桌面,给她塞了写生本和笔,佯装严肃道:“穗穗负责给大家画画,这项工作非常重要,能不能出色完成?”

“能!”穗穗大声回答。

说完,她翻开大大的写生本,伏在桌面开始画画。

见了这一幕,于初月忍俊不禁,说:“也就只有小宝能震得住这个小泼皮猴子,真不知道她一天天的哪来这么多精力。”

“咱们穗穗是伶牙俐齿的小机灵,招人疼。”于知乐路过桌子捏捏小孩的脸。

张文心随声附和,葛小菊她们也点头赞同。

一行人边干活,边有一搭没一搭地扯起闲篇,偶尔停下歇息。时间过得很快,一眨眼就是九点多。

“小然最近不忙?很久没见你来看李工了。难得来一次,还要你来帮忙布置,真过意不去。”展馆门口传来说话声。

于知乐几人抬眼望去,看见两男一女提着大包小包进门,其中一个还是海隅村的老熟人。

“举手之劳,您不用客气。”李然礼貌微笑,环视场馆,视线很快锁定在食品厂的摊位。

李工没有注意到儿子的举动,笑呵呵地与同事拉家常,提及李然在粤省海洋学院参加的项目。

“见到朋友了,我去打个招呼。”李然在他们停顿的间隙插话。

李工和同事愣了几秒,不过两人都知道他的下乡经历,瞥见不远处的“海隅牌”三个大字便恍然大悟,让他去与朋友叙旧。

“好久不见。”李然上前打招呼。

于知乐三人看着气质越发斯文的他,齐声回应。

几人寒暄了几句,互相交流如今的工作状况。李然说回去探望过几次罗平老师,每次都不禁惊叹海隅村的变化。

“时间让我们都变得更好了。”于知乐笑了笑,“不是吗?李教授。”

李然笑着点了点头,与她们道别,随后回去帮忙拉横幅。

他们布置得比较简陋,只花了一个多小时就全部完成。李然离开展馆十几分钟,搬了一箱汽水回来,放在食品厂摊位上就离开。

而于知乐等人简单吃过午饭,又回到展馆做最后的调整,直到下午四点才完整所有布置。

第二天,她们再来摆产品样品时,其他摊位也拉上了横幅和贴了简单的贴画。她们色彩鲜明且极具设计感的布置成为整个会场的焦点,摊位旁边还有当地报社的记者蹲守。

见她们走近,记者立即询问,确认她们的身份后,提出采访的请求。

于知乐问了于迟的意见,得到他的同意才应好,姐弟二人连同张文心坐在摊位前接受访问。

记者问了设计思路,于迟侃侃而谈。他又问了食品厂第一次参加广交会的想法及产品相关问题,于知乐二人流畅应答。

采访完后,记者给她们咔嚓咔嚓合照,又对摊位进行全方位拍照。道谢以后,记者们便匆匆离开场馆。

“好了,按照图纸摆好产品,我们就去吃顿好的,蓄足精神迎接未来几天的挑战。”于知乐说。

回应她的是一阵小小的欢呼声,以及众人奋力干活的身影。

所有样品按照包装色系摆放,填满货架后,与原有布景相得益彰,使整个摊位更为惹眼,连巡逻的安保也驻足观看。

次日,所有人换上蓝圆圆特别定制的工作服,一起亮相展馆,以热情的态度向每一位对海隅牌产品感兴趣的采购商介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