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众人哈哈大笑,沈宴亦是莞尔,只是心中却忍不住酸涩,这还是他头一次被人保护呢,可真是新奇的体验。
&esp;&esp;以前都是他保护妹妹,他也习惯了保护妹妹,来到这里之后,黛玉虽然说在族谱上是他的姐姐,但是他心里,却从来都是把她当妹妹看的。
&esp;&esp;又见她素日里身子娇弱,便只当她性格软弱,所以她说的会保护他,他从来都只当做是一句玩笑话,没有当真过,却原来,她说的都是真的,而且她也在这么做了。
&esp;&esp;沈宴只觉得心里酸酸的,说不清是什么感觉,只觉得情绪溢满,有些感动,又有些啼笑皆非。
&esp;&esp;感动于她那么柔弱的身躯竟然挡在他的前面,以一敌三,丝毫不弱。啼笑皆非的却是,原来她看起来那么羸弱不堪,一阵风就能吹倒,却不想实则伶牙俐齿,且毫不怯场。
&esp;&esp;他居然看错了人。
&esp;&esp;一时间,沈宴思绪万千,只能看着黛玉以口舌为剑,大杀四方。
&esp;&esp;只有史湘云心直口快的接话:“若是唐太宗都没见过什么好东西,那我们就更不敢说见过什么好东西了。”
&esp;&esp;薛姨妈和赵姨娘没读过什么书,不知道唐太宗是谁,但是见众人都笑,还有隐晦的视线扫过,顿时感觉有些尴尬。
&esp;&esp;倒是薛宝钗,她分明听得懂黛玉的取笑,却丝毫没有脸红,也丝毫没有尴尬,更没有羞愧难当,就像黛玉取笑的不是她一样,反而笑着捏了捏黛玉的脸颊,“颦丫头这嘴啊,当着是伶牙俐齿,只怕以后要找个厉害的婆婆和小姑子才能让你知道厉害呢。”
&esp;&esp;黛玉可不惯着她,当即便回嘴:“宝姐姐满嘴的婆婆和小姑子,可见是恨嫁呢,姨妈还不赶紧给宝姐姐相看?”
&esp;&esp;贾母也顺着这话对薛姨妈道:“宝丫头也十六了吧?那也能相看了,再留可就成老姑娘了。”
&esp;&esp;薛姨妈忙道:“在看呢,只是宝丫头孝顺,想要多留在家里陪我几年,我也是舍不得。”她说着,停了停,又试探了一句:“唉,宝丫头要是能嫁的近一点就好了,她为人最是和善,从不跟人置气,家里的哥哥也是不成器的,若是嫁的远了,难免被人欺负了去,我想着,若是有个合适的哥儿能亲上加亲的就好,这样我也放心。”
&esp;&esp;她这算盘珠子打的都快崩到贾母脸上了,但是贾母却像听不懂一样,笑道:“其实你也不用担心,咱们好歹都是亲戚,宝丫头若是真嫁出去了,我们自然都是她的娘家人,也会护着她的。”
&esp;&esp;薛姨妈见贾母不松口,只能讪笑道:“还是老祖宗心善呢。”
&esp;&esp;贾母对于这对厚脸皮的母女也是无计可施,只能眼不见为净,又招手示意沈宴靠前一点,笑道:“好孩子,难为你记着我了,这些可都是你写的吗?”
&esp;&esp;沈宴摇头,道:“我和姐姐父母双亡,幸得外祖母收留,衣食不缺不说,还让我能去学堂读书,所以我很感激外祖母。”
&esp;&esp;“外祖母过寿,我和姐姐本来应该准备一份厚礼,以报答外祖母的收留之恩,只是我们想着,真正价值连城的宝物我们也拿不出来,至于其他的金银器物,外祖母也见多了,所以我和姐姐便商量着一起给外祖母您准备一份不一样的。”
&esp;&esp;“我拿来的这些字都是我派人去外面找的学子写的贺寿语,加上我和姐姐一人写的一句,正好一百句,也是祝外祖母长命百岁的意思。”
&esp;&esp;“姐姐便把这些字都绣在被面上,我们听说,学子有文曲星保佑,又得他们祝寿,想来外祖母能盖着我们这么多人祝福的被子,必然能身体康健,福寿绵长。”
&esp;&esp;沈宴一番话,直把贾母给哄的眉开眼笑,“好孩子,难为你又这样的心思,外祖母很喜欢你的寿礼。”
&esp;&esp;“我看你今天过来也就带了一个丫鬟,好歹也是正经的公子哥儿,怎么就这么点人伺候着?。”
&esp;&esp;说着又对凤姐吩咐道:“凤丫头等下再安排几个人去林小子身边,他身边没有大人,得多点人伺候着。”
&esp;&esp;“再看看他的书童够不够,不够就再添两个。”
&esp;&esp;凤姐忙应了一声,贾母又对沈宴说道:“你在这里就当是自己家一样,有什么缺的就去找你凤姐姐,平日里就跟宝玉一起玩。”
&esp;&esp;沈宴忙道:“谢谢外祖母关心,我在府里过的很好,只是我一个人,伺候我的丫鬟已经够多了,若是再多,我怕是管不过来,就不用再安排了。”
&esp;&esp;“我现在守孝在身,平日里也不出门,所以书童也够了,用不着麻烦凤姐姐的。”chapte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