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老板是我在地下音乐节认识的姐姐,一个真敢砸钱支持原创的飒姐。
她知道我要做什么后,二话不说拍桌:“你放心搞,预算我想办法给你弄。”
我点头,从背包里掏出一沓手稿,硬盘插进老旧电脑里,“那就从这首改编曲开始。”
我把废曲《花折》的结构拆了,打碎重编,把所有被节目删掉的部分做了翻唱混剪。
原本8分钟爆裂舞台,我做成了2分钟快剪+双重画面+分屏情绪线。
我一边剪片一边剪脚本,一边压预算写词,一边学会计算音频声轨自动转码。
他们在公司拍杂志,化精致妆,拍治愈综艺,我就蹲在十平米工作室里,吃泡面写副歌。
连拍摄用的灯,都是我打工的钱租来的。
同公司的人劝我:“你要不要缓缓,等点投资再上?你现在热度都被她压下去了。”
我摇头:“她吃不下的东西,迟早会吐出来。”
我压着每一分钱做出一个两分钟的MV的demo,当天晚上自己剪完上线。
没有宣发,没有置顶,没有营销。
只有一句文案:
镜头不够,我自己凑。
上线十分钟,评论只有八条。
上线两小时,转发过百。
凌晨三点,一位知名舞评人转发道:
观感冲击,情绪打点,分层分帧剪辑都很绝,林星澜牛叉。
转发瞬间爆炸。
#林星澜自己剪的舞台#
#一个人能抵一个剪辑部+编导组#
#你确定盛远解约的是废才?#
第二天醒来,热搜第三。
而我正穿着旧运动服,准备进行下一个剪辑工程文件。
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想喝一碗楼下五块钱的咸豆腐脑。
我上线的那支《花折》重编版舞台,没买热搜,没请转发,没挂营销号。
只靠最原始的东西传播,业务能力。
剪辑一帧帧踩点,情绪铺垫、情节推进、爆点释放,一个比一个准,几乎可以作为舞台结构教学视频使用。
最炸的,是副歌前3秒我缓慢转身抬头的镜头。
原本在节目里被剪没了,我用十多个练习室版本的素材剪了一个极致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