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其实,吴大娘原本是不愿意把房子租给两个女知青的,那是她儿子的房间的。
&esp;&esp;房间留着,就还有儿子的痕迹,可要是把房间给租出去了,以后就一点痕迹都找不到了。
&esp;&esp;吴大娘心里是不愿意承认,她的儿子已经没有了的。
&esp;&esp;可是杨桂英和陈腊梅说的也有些道理,他们现在孤儿寡母的,总要为孙女考虑考虑将来吧。
&esp;&esp;房子租出去了就是一点收入,这钱以后攒着以后有个什么事也有的用啊。
&esp;&esp;毕竟吴大娘现在都已经五十多岁了,年轻的时候吃过太多的苦头,常年的小病小痛是不断的。
&esp;&esp;孙女又还只是个几岁大的小孩,吴大娘能不能撑到孙女长大都说不定?得趁着现在赶紧为孩子打算好未来才行。
&esp;&esp;吴大娘想了两天之后,终于同意把房子租给谭雁露和江盼鱼,只不过她还有另外的条件。
&esp;&esp;江盼鱼她们要付房租以外,还要给吴大娘的小孙女做小老师,教她读书识字。
&esp;&esp;因为村里是没有小学的,村里的孩子要去上学的话,得走一个多小时的路去到镇上去上学。
&esp;&esp;自从没了儿子,没了丈夫,只剩下一个小孙女的时候,吴大娘就对这个孩子看着特别紧,走到哪都要带着。
&esp;&esp;小姑娘平时在村里玩玩还行,要是放她自己一个人镇上读书,吴大娘心里可放心不下了。
&esp;&esp;重要的一点是囊中羞涩,虽然说儿子留下了一笔抚恤金,可是吴大娘这些年看病吃药,再加上要养孩子,长期的入不敷出,那笔钱早就已经花的差不多了。
&esp;&esp;吴大娘想来想去,就想出了这么一个法子,
&esp;&esp;知青嘛,就是知识青年,教一个孩子学会小学知识,应该是不难的吧。
&esp;&esp;要是能这样的话,就省下了一大笔的学费,而且还能攒下一笔租金,孙女也能够在自己的眼皮底下长大,吴大娘也不用提心吊胆的。
&esp;&esp;搬家
&esp;&esp;江盼鱼和谭雁露商量了一下,觉得这件事情也不是不能答应。
&esp;&esp;因为这个时候的小学是五年制的,而且因为现在的大环境,小学课本的内容其实并不复杂,她们两个文武搭配还是能够胜任的。
&esp;&esp;即便课本上她们有一些不懂的地方,知青点有那么多知青,随便拉出来一个请教请教,教一个孩子小学课程还是没问题的。
&esp;&esp;只不过得提前跟吴大娘商量好,她们要教多久教多少,毕竟她们就算教的再好,也不可能代替学校给吴家那个小姑娘发毕业证啊!
&esp;&esp;最后在大婶们的牵线下,江盼鱼和谭雁露与吴大娘谈好了条件,他们只需要教吴家那个小姑娘小学课程就可以了。
&esp;&esp;到时候那个小姑娘就算是在家里自学然后跳级,也要去读五年级才行,这样才可以去考初中,考高中。
&esp;&esp;不过那都是以后的事了,他们目前只需要让吴家那个小姑娘把小学课程给搞明白就可以了。
&esp;&esp;在租房子这方面,吴大娘给了他们最大的一个便利,那就是会帮她们把房子分割成两个小间,让她们一人一间。
&esp;&esp;只不过她们自己要开火的话,就只有一个灶台,就在屋子的门廊处,这个就只能她们两个人一起共用了,或者她们两个想自己合伙也行,这个吴大娘不管。
&esp;&esp;屋子里同样也是有火炕的,只不过是要单烧的,并没有和外面的灶台连接在一起,这样就比较费柴火了。
&esp;&esp;除此之外,院子里还有一口水井,吴大娘表示她们可以随意用,以后就不用去井边挑水了。
&esp;&esp;茅厕也离房子不远,穿过门廊走几步路就到了,而且吴大娘爱干净,茅厕里也弄得干干净净的没异味。
&esp;&esp;租金也便宜的让人心惊,一人一个月也就五毛钱,一年也就六块钱,现在是七四的冬天,如果她们在这里住到七七年恢复高考,也就二十多块钱的房租。
&esp;&esp;两个人加起来就是四十多块钱的房租,差不多够吴家那个小姑娘上初中了吧。
&esp;&esp;江盼鱼觉得这样还是很划算的,比自己盖个房子要便宜,而且还不用花费太多的心血。
&esp;&esp;江盼鱼们只需要将自己的行李,粮食,柴火,蔬菜之类的带过来,再将锅碗瓢盆置办齐就能够入住了。
&esp;&esp;双方都谈好了条件,吴大娘就回去收拾那间空置的房间了,最少说也要十天左右的时间。
&esp;&esp;谭雁露就和江盼鱼商量着什么时候要搬家,因为现在都已经十月中旬了。chapte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