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吞噬小说>克妻刑子是何意思 > 第3节(第1页)

第3节(第1页)

&esp;&esp;李耀祖,“厨房里有热水自己去吧!”

&esp;&esp;三娘,“嗯”

&esp;&esp;李耀祖自己一个人躺在炕上想着李母和徐三娘的话,又想想自己家的情况,如果自己的大女婿在自己家旁边安家,对自己以后的孩子会有照顾,但是万一这孩子狼子野心,如果自己不在了,欺负自己的儿子,霸占自己的家产可咋办?虽说他被哥嫂伤了心,但是他要离开生养自己的地方,去另外一个陌生地方生活,也是要下狠心才能决定的。

&esp;&esp;出门这么长时间,虽然平时大多是在驿站休息,但是心里也是不安稳的,今天算是完全交了差,李耀祖心里不自觉的就安稳了,没等三娘洗澡回来,李耀祖躺在炕上竟然有些迷迷糊糊的,快要睡着了。

&esp;&esp;“怎么睡着了?当家的,醒醒,我铺上被子你再睡。”三娘推推李耀祖的身子说。

&esp;&esp;“没睡着,洗完了?”李耀祖一边说着,一边从炕上起来,穿上鞋往外走。

&esp;&esp;“还要出去?”三娘一边铺被子一边问。

&esp;&esp;“嗯,这么热的天,我现在睡不着,我出去凉快凉快。”李耀祖一边说话,一边往外走。

&esp;&esp;三娘暗忖,刚才是谁差点儿睡着。

&esp;&esp;“三娘,他怎么出去了?”李母看见李耀祖出去了,向三娘喊道。

&esp;&esp;“说出

&esp;&esp;去凉快凉快。”

&esp;&esp;“嗯。”

&esp;&esp;元月,“奶奶、娘,我领着尔月和珊月出去了。”

&esp;&esp;“出去吧,早点回来。”李母答道。

&esp;&esp;李母见家里就只有自己、思月和三娘三个人了,想着要不自己也出去凉快凉快,和三娘说:“耀祖家的,咱也出去凉快凉快。”

&esp;&esp;“我不去了”三娘铺完被子,正在给额头上的伤疤抹药。

&esp;&esp;“行,那我和思月出去了。”思月听见李母要出去,从窗台上哒哒的跑到炕边上来,像一颗小炮仗似的,冲进李母的怀里。

&esp;&esp;李母赶紧接住思月,笑呵呵地拍拍思月的小屁股,“跑这么快干什么,接不住你摔到怎么办?”

&esp;&esp;思月一笑露出两个小酒窝,口齿不清,“出去,玩、玩。”

&esp;&esp;

&esp;&esp;现在家里只剩下三娘一个人了,夏天除了格外的炎热的弊端之外,对大人来说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太阳落山的时间晚。她一边涂药一边担心徐嬷嬷,不知道徐嬷嬷现在安顿下来了吗?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来找自己?

&esp;&esp;现在想想之前的生活,恍如隔世,她做梦都不敢想,自己竟然从金陵秦淮河岸销金窟的地方到了皇城附近,更加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做了正头娘子。这小富即安的一家人竟然很很平静地就接纳自己。忍不住想到,这是不是老天爷对自己之前坎坷经历的补偿,然而心中也有一丝惶恐,她毕竟没把真相告诉李母,如果李母知道了真相,她那时候又会面临什么?她甚至忍不住怀疑,现在是不是她太想离开那个地方了,才做的梦。

&esp;&esp;三娘手轻轻得揉揉药膏,希望药更容易吸收、发挥疗效。她慢慢地笑了,这不是梦,如果做梦的话怎么会梦见自己额头上的疤痕呢,然后把手轻轻地放置在鼻尖,发出淡淡的药香,这药还是徐嬷嬷给的。

&esp;&esp;她知道这是京城的北郊,以前,听那挥金如土的客人提过京城之地夙来有寸土寸金之说,一个穷翰林在京城居大不易,特别是在京城的东城和西城。东贵西富可不是一句简简单单说着玩的一句话,在东城的都是传世百年的勋贵人家和清贵的书香世家,甚至是皇家之人。而西城的人权势虽小,但是也不容小觑,原因无他,这里是富商云集的地方。

&esp;&esp;南城或者说是南郊是最不起眼的,那是真真正正的贫民区,各个基本是面黄肌瘦、穿着补丁衣衫的穷苦人。北郊的地方住的人可就杂多了,刚刚做官,例如一小部分刚来京城的穷翰林在这里住的,大部分是家有薄产的人家,例如,有在衙门里的差役捕头,或者是刑部司狱,狱卒;家有薄产的小商户;家中有百十来亩田地,算不上地主的人家。

&esp;&esp;现在她家当家的,也就是李耀祖,就是刑部司狱。刑部司狱是好听的称呼,其实只不过是八品的牢头而已,远远不如秀才举子体面,特别是在京城这皇城根底下,宰相门前七品官,他这狱头着实算不上人物。,不过她知足了。她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能在这里好好过日子,然后生几个孩子,并等着徐嬷嬷过来,然后平平淡淡、平平安安的度过一生。

&esp;&esp;想到这里,徐三娘拿起桌子上一个小瓷瓶,从里面倒出一个樱桃大小的褐色的药丸,放进嘴里,嚼嚼,忍着苦味儿咽了下去。这药丸也是徐嬷嬷给的,徐嬷嬷告诉过三娘,“跟着他(李耀祖)去了京城,正经人家里总要有孩子傍身的,你这些年在那些地方,体寒,先吃我给你的这药,调理上一年半载的,你很可能就怀上娃娃了。”

&esp;&esp;李耀祖出门之后,直接去了村子里的池塘,现在天还没有完全黑,除了平时游手好闲的几个混混儿,下田种地的人还在继续劳作,下水的人很少。李耀祖将上衣脱下去,直接扔在池塘旁边的歪脖子柳树上。

&esp;&esp;张放一边热情地同李耀祖打招呼,一边吐槽热天气“耀祖哥,回来了,赶紧下水凉快凉快,这天热死个人了!”

&esp;&esp;李石头听见张放的声音,从池塘里露出头来,他的水性好,在村里也是数一数二的,此时正在练习大憋气,“大哥,你可回来了,想死我们了!”李石头和李耀祖是本家,不过关系已经出五服了,但是由于他和李耀祖的关系很好,李石头才不管李耀祖是不是这辈儿的老大呢,直接称呼李耀祖大哥。

&esp;&esp;这俩人都是家里的小儿子,上面有爹娘、哥,家里也不穷。平时就游手好闲的,也不能这样说,也可以说这俩人有头脑。但是呢,这俩人比较懒惰,作为家里的小儿子不愿意做农活,这俩人合伙平时就收周围村里的鸡蛋蔬菜什么的,卖给那些在京城里没有庄子的、初来乍到的翰林官。早上出门,一中午就回来了,再往家里交些银钱,哥嫂也说不出什么来。

&esp;&esp;李耀祖穿着裤子,“噗通”一声,直接跳进了池塘里,“最近生意怎么样?”

&esp;&esp;“我俩那可不叫生意,”李石头说道。

&esp;&esp;“可不嘛!我俩那就是闹着玩儿,混口饭吃。”张放说完,好奇地问,“耀祖哥,你和我们说说南边的事情呗,我长这么大,最远就去过城里,不,京城南郊,哥,你说说,让给我俩长长见识。”张放说道最后,直接亲热地喊李耀祖“哥”。

&esp;&esp;“下次和你们说,对了,怎么我这次回来,没看见之前的那个老货郎?”

&esp;&esp;李石头抢着回答:“大哥,你不知道啊,他去世了,而且因为他去世,他家可热闹了。”然后忍不住“啧啧”两声,很明显的看热闹儿的语气。

&esp;&esp;

&esp;&esp;李耀祖双手捧着一把水,闭着眼睛,泼到自己的脸上,“到底怎么回事?和我说说,出去这么久,发生的事情倒是挺多的!”语气中有几分感慨。

&esp;&esp;李石头快人快语地接话道:“听说那货郎去世前的一天还出来了呢?不过没到咱们村里来,这你就要问了,没到咱们村里来,我是怎么知道吧?我那天不是从南边回来吗?”

&esp;&esp;李耀祖见李石头废话挺多的,说不到正题上,而且每天张放和李石头又是都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不想听李石头的废话,用湿漉漉的双手抹把脸,“张放,你说说,到底怎么回事?”

&esp;&esp;李石头听见还不愿意了,像小孩子似的,“怎么我说就不行了,他知道的那些事,还是我告诉他的呢?”

&esp;&esp;李耀祖瞪石头一眼,平时李耀祖上差的时候,那接触的是什么人啊?能在牢里出现的,除了个别的胆小不小心犯错的,那个个都不是好招惹的,他这么一瞪眼,李石头立即怂了,嘟囔:“那他讲吧!”

&esp;&esp;张放见李耀祖这么想知道老货郎家的事情,不听李石头的丁点儿废话,心里暗暗想,看来这是想打听老货郎家的事情,他于是直接说重点,至于之前听李石头和他讲过的,那些猜测的话是半句都没提。不过他这也是听别人说的,他也不清楚里面掺着多少水分,只将自己听来的讲给李耀祖听。

&esp;&esp;“那老货郎也就是刚离世了一个月吧!他去世那天正好下大雨,路上挺滑的,他都到家了,正好他大儿子和大儿媳在他家,他家其实是分家过了,当然了只是分开的住,户籍还是在一起,主要是因为他大儿子家里孩子多,和他挤在一起住不开。”

&esp;&esp;张放继续说,“听大家伙说的,他去世的那天,他小儿子没在家,家里吵了起来,吵的很凶、声音很大。就是他大儿媳闹着要钱。他大儿媳妇是出了名的泼妇,不讲理。这大儿子两口子平时也管老货郎要钱,老货郎因为要给小儿子攒娶媳妇的聘礼和自己的棺材本,不愿意给钱,也有吵起来的时候,大家也习惯了。当时听他家吵起来了,也没有人去劝架,更关键的是吵完之后,安静下来了,他家还开火了,于是邻居们也没多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