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狗子娘见李耀祖和李母从屋里出来,才知道李耀祖已经回来了,有些吃惊,不过狗子娘也没纠结李耀祖在家的事情,而笑容满面地和李母讲,“婶子,这里面是一些猪肉,给你们过年吃的。”说着将篮子递给李母。
&esp;&esp;李母接过篮子,也笑呵呵地说,“让你破费了,你们赚钱也不容易,之后,咱不能这样。”
&esp;&esp;狗子娘回答道,“婶子,你这是说的什么话,什么叫破费了,我家也没有其他的东西,也就是猪肉多,你别嫌弃我给的少。”
&esp;&esp;李耀祖说,“嫂子,外面冷,咱们到屋子里去说话。”
&esp;&esp;进了屋子,李耀祖给狗子娘倒了碗热水。
&esp;&esp;狗子娘坐下,和李母、李耀祖又寒暄了几句,才开口说正经事,“婶子,我今天来家里,有件事想向你们问问?”
&esp;&esp;李母问,“什么事啊?你说吧!”
&esp;&esp;狗子娘,“听说未来的亲家是秀才,也在教书?”
&esp;&esp;李母和李耀祖瞬间反应过来,这里未来亲家指的是孙书甲的父亲,孙秀才。
&esp;&esp;狗子娘说的这句话就是个引子,对此,李耀祖、李母和狗子娘三人都是心知肚明的。李耀祖和李母相信村里应该都传遍了,元月定亲了,定亲的人家是孙老大家的大孙子,孙秀才的大儿子。俩人没说话,继续听狗子娘说,想看看狗子娘的来意。
&esp;&esp;“狗子已经几天没有去念书了。”狗子娘接着说道。
&esp;&esp;因为李耀祖家里没有读书人,李耀祖和李母没有关心过读书这件事情,狗子也没来家里,珊月去过狗子家,但是回来也没提狗子没去念书的事情。李母和李耀祖现在才知道,狗子已经好几天没去私塾。
&esp;&esp;李母见狗子娘能直接和自己说狗子没去念书,心知这里面没有不可对人言说的事情,于是问狗子娘,“狗子怎么没去念书呢?我听说狗子这孩子,之前很高兴去念书的。”
&esp;&esp;李耀祖比李母想着更多,他现在已经将事情猜的八九不离十了,应该是狗子娘想让狗子去孙秀才那里念书。
&esp;&esp;狗子娘叹口气,解释说,“不说之前,就是现在,狗子也愿意去念书的。这不是,现在的夫子走了吗?”
&esp;&esp;李母将狗子娘所说的“走了”理解成“去世”了,于是产生误会,李母很为狗子的夫子可惜,这夫子比较也就三十来岁。李母的语气里充满惋惜,“怎么年纪轻轻的就走了呢?没听说他得病的事情啊?这留下媳妇、孩子,孤苦伶仃的,之后可怎么生活?”
&esp;&esp;狗子娘听见李母的话一愣,连忙解释,“婶子,是我说的不准确,夫子不是去世了,是谋前程去了。他的一个族兄外放,去做县令了,他跟着去了。”
&esp;&esp;李母听了三娘的解释,点点头,“原来是这样啊!”
&esp;&esp;狗子娘继续说狗子的情况,“这夫子临走之前,和我家当家的说了,狗子喜欢读书,读书也不错,叫我们别耽误他。”
&esp;&esp;李母也跟着说,“就是啊,孩子读书的事情,是不能耽误的。”又想说李耀祖小时候不愿意念书的反面例子,想着还是给李耀祖留些面子吧,话到嘴边咽了下去。
&esp;&esp;李母现在也差不多能明白狗子娘的意思了,“你是想让狗子去孙寨念书吗?”
&esp;&esp;狗子娘点点头,“是啊,我和我家当家的商量着,就让狗子去孙寨的私塾。毕竟孙寨的私塾距离咱村最近了。”
&esp;&esp;李耀祖和李母同时想到,难不成狗子娘想让孙秀才多照顾照顾狗子。这也不是难办的事情,到时候,狗子去私塾的时候,李耀祖请假跟着去一趟就是了。
&esp;&esp;狗子娘对于自己接下来要说的话,也觉得自己的要求有些强人所难,不过,她还是厚着脸皮,试着说了出来,“狗子的年纪小,即使孙寨的私塾是距离咱们这里最近的,也有十多里的路程,这走着去也得需要将近半个时辰。我家当家的、我、还有狗子的两个哥哥,没时间接送狗子。要是一天两天的,我们可以抽时间,但是这怎么也得等狗子八、九岁的时候,狗子才能自己去私塾。这几年中,我们家的条件不允许我们每天接送狗子的。”
&esp;&esp;狗子娘继续说,“狗子自己走吧,我们又不放心。一方面是我担心他人小腿短,每天走这么多路,身体承受不了;另一方面是我们也担心他在路上被拐子拐走。想看看能不能让狗子住在私塾里?我也知道,孙寨的私塾的学子没有住在私塾的,可狗子这么小,也不能单独去孙寨租屋子住啊!我也是没办法了?”
&esp;&esp;孙秀才开办的私塾,是没有住宿这一项的。李耀祖对此在元月定亲之前就打听清楚了。李耀祖没言语。
&esp;&esp;狗子娘说完话,见李耀祖也不说话,狗子娘不想放弃,又说,“我也知道事情难办,可是家里条件有限,我也不能舍家撇业的去孙寨住,陪着狗子念书啊。”其实就是想要孙秀才看在李耀祖的面子上,破例让狗子住在学堂里。
&esp;&esp;李母劝解狗子娘,“我能理解,你先别着急,咱慢慢想办法。”
&esp;&esp;李母和李耀祖同时想到,若是普通的学子住在私塾,就已经破例了,再加上狗子年纪小,就更是为难人家了。狗子娘找来了,自家又不能推出去。
&esp;&esp;李耀祖也是左右为难,皱着眉头,思考这件事情应该怎么解决。
&esp;&esp;狗子娘见状,顿时感到失望,看来李耀祖是不愿意去讲情的,同时也知道自己也是在难为人家,知道事情办不成,也不想闹的彼此之间太尴尬,太难看,于是说,“也是我唐突了。”
&esp;&esp;李母安慰狗子娘,“狗子娘,先别着急,有了事情,咱就解决,这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我就不相信了,咱还没有办法了。”
&esp;&esp;
&esp;&esp;李耀祖仔细思考这件事情,有些思路后,他问狗子娘,“嫂子,若是狗子去孙寨念书,是不是有住的地方,有吃饭的地方就可以了?”
&esp;&esp;听了李耀祖的话,狗子娘觉得
&esp;&esp;李耀祖即使不直接去找孙秀才讲,狗子要住在私塾的事情,也想到了其他的办法。狗子娘点头,很期待的样子,“是呀,可是有什么法子了?”
&esp;&esp;李耀祖说,“我还要再考虑考虑,主要是想想如何向孙秀才开口,我会尽力促成这件事的,你先别着急,等我的信儿。”
&esp;&esp;狗子娘见李耀祖答应了自己的请求,心想成不成的,也只能听天由命了。她希望够达成所愿,有一个好结果。狗子娘说了一些感谢的话,才离开李耀祖家。
&esp;&esp;狗子娘离开李耀祖家里的时候,把小白狗也带回去了。
&esp;&esp;珊月一副依依不舍的样子,对着要回家的小白狗说,“明天我再找你和狗子哥哥,我们三个一起玩。”
&esp;&esp;在家里正在练字的狗子,“阿嚏”一声,手中的毛笔抖了一下,字也变歪了。
&esp;&esp;李耀祖回到自己屋里,刚坐下。
&esp;&esp;三娘向李耀祖问道,“今天狗子娘是来做什么的?”
&esp;&esp;李耀祖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细细地讲给三娘听。
&esp;&esp;三娘听了,心里产生的顾虑和李母、李耀祖的顾虑是一样的。现在元月和孙书甲没有成亲,自己去找孙秀才,让人家的私塾里住一个孩子。这孩子说是住在私塾里,但是孙秀才也是要关心这孩子的吃饭睡觉的,和往人家家里塞一个人的区别并是不很大。这样办事是不经讲究的。
&esp;&esp;三娘心里隐隐埋怨狗子娘,怎么想出来的这种法子。你想出这种法子,在知道孙秀才不可能同意的情况,竟然来找自家,这不是坑人吗?狗子晚去一年私塾又怎么了,村子里像狗子这么大的男孩子,只有狗子一人去私塾了,其他的孩子都没去,大多数是等几年再去的。大户人家的孩子是早早启蒙的,但是狗子家没有大户人家的条件,三娘就认为,狗子家应该有多大的能力办多大的事。
&esp;&esp;三娘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开口道,“即使你答应狗子娘了,但是你也不能去。退一步讲,你若是觉得不去一次,无法和狗子爹和狗子娘交代,你去了孙秀才家里,也不能提这件事。”chapte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