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他先检查了独眼和尚脸上的划痕,观察许久,又查看了他胸口的刀伤,得出结论:“这些是死后伤,并非死前造成的。”
&esp;&esp;身体若是在生前受伤,不仅会造成外出血,同时血液也会流向组织间隙,渗出的血液出的纤维素网紧密结合,即使清洗,也无法完全去除(注1)。
&esp;&esp;独眼和尚的伤口被清洗的十分干净,组织内不见任何血迹。而且创缘附近的皮肤和肌肉没有出现创口哆开(注1),由此可见他身上的伤口都是在死后形成的。
&esp;&esp;裘智无奈地叹了口气,看来到了宛平,还是免不了要进行解剖。不禁有些怀念朱永贤,若是有他在,就不用像现在这样偷偷摸摸,跟做贼似的,可以光明正大地查案。
&esp;&esp;燕赤霞见裘智有些走神,用胳膊肘捅了捅他,一脸八卦的表情,贱兮兮地问道:“想什么呢?魂儿都飞了。”
&esp;&esp;裘智觉得燕赤霞没有预知能力,但心思细腻,善于察言观色,总是能猜到别人的心思。他既羞又恼,啐道:“哪来那么多问题?你是十万个为什么投胎的吗?”
&esp;&esp;燕赤霞嘿嘿一笑,嘀咕了一句:“不就是想。。。哼。”他现在寄人篱下,不敢像戳潘文子肺管子那样戳裘智,于是含糊带过。
&esp;&esp;他的声音低得像蚊子哼哼,但夜深人静,裘智还是听得一清二楚,无奈地瞪了燕赤霞一眼,懒得计较。
&esp;&esp;裘智收回思绪,既然独眼和尚并非死于外伤,便怀疑对方可能是中毒身亡。
&esp;&esp;他之前听周仵作提到过卫朝的验尸程序,一般情况下不会解剖。如果怀疑死者中毒身亡,大多采用银针验毒,或将尸体分泌物与糯米混合喂给动物食用,通过动物的反应来判断死者是否中毒。
&esp;&esp;有些毒物代谢速度较快,极易分解,哪怕在现代,有血液、内脏切片检测以及色谱分析等先进手段辅助,都可能出现误差,只有结合病理解剖,才能全面判断死因。
&esp;&esp;若是按照卫朝仵作的方法验尸,恐怕很难查出真相。所以,这次验尸,必须打开三腔,仔细检测每一个器官。
&esp;&esp;独眼和尚罪行累累,死有余辜,可案子的背后却处处透着蹊跷。裘智隐约感觉,如果不能尽快查清真相,还会有其他伤亡出现。
&esp;&esp;裘智先检查尸体的外部特征,注意到尸斑呈暗红色,口唇、指甲发绀。解剖后发现,死者血液呈暗红色且呈流动状。胃及十二指肠黏膜充血,各个器官都存在淤血现象,肺和脑部还出现了水肿(注1)。
&esp;&esp;燕赤霞行走江湖,见惯了各种血腥场面,看到裘智解剖尸体并不感到害怕,反而看得津津有味。等裘智将独眼和尚的尸体缝合好,他便迫不及待地问道:“你知道死因了吗?”
&esp;&esp;裘智感到有些疲惫,坐到椅子上喘了口气,缓缓道:“看起来像是附子中毒。”
&esp;&esp;很多毒物都会导致器官淤血和黏膜出血,但附子中毒有一个显著特征,中毒者体温低于正常值,并伴随畏寒反应(注2)。
&esp;&esp;独眼和尚死时穿了七八件衣服,裘智才会推测对方可能是附子中毒。不过这个年代,无法进行专业的毒理分析,因此不能百分百确定毒物种类。
&esp;&esp;燕赤霞若有所思地问道:“你的意思是李化毒死了老和尚?”
&esp;&esp;两人都记得,惠儿去世当晚,大夫开的药方中就包含生附子。而且李化还没来得及煎药,惠儿便已过世。之后,大家都没有留意那包药是如何处理的。
&esp;&esp;裘智拿起独眼和尚的大烟枪,分析道:“我猜测李化趁独眼和尚外出的时候,把附子混入了大烟膏里。”
&esp;&esp;燕赤霞赞同地点头:“难怪李化不急着报官,原来是想私下报仇。”他随即打开几包阿芙蓉,放在鼻子下轻嗅。突然,他脸色一变,说道:“这包的味道不对,估计被动了手脚。”
&esp;&esp;说完,他将那包阿芙蓉递到裘智鼻子下面,让他也闻一闻。
&esp;&esp;
&esp;&esp;裘智厌恶地瞥了一眼大烟膏,浓烈的气味让他直皱眉。谁知道独眼和尚往这玩意里掺了什么鬼东西,他不敢闻,赶忙抬手推开。
&esp;&esp;“李化一上午都在铺子里。”裘智皱着眉,沉吟道:“应该没时间下毒。我估计这毒早就下了,只是昨天独眼和尚才抽了有毒的大烟膏。”
&esp;&esp;燕赤霞感慨道:“真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惠儿在天有灵,头七这天带走了独眼和尚。”
&esp;&esp;裘智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地自言自语:“独眼和尚身上的伤又是怎么回事?”
&esp;&esp;燕赤霞以为裘智在问自己,一拍大腿,自信满满道:“李化下毒后,肯定每天都会去查看独眼和尚死没死。”
&esp;&esp;裘智看他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立刻凝神倾听。
&esp;&esp;燕赤霞继续推测:“今天下午,李化发现独眼和尚死了。就用刀划破了他的脸,又在他胸口补了一刀,故意伪造成早上被人刺死的假象,制造不在场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