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瑜站在核心反馈台前,面对墙上五百万条实时用户数据构成的热力图,缓缓开口:
“我们承认,‘反向理解’机制让系统第一次‘像人一样学会等’。”
“但人类社会本就不是永远适合‘等一等’的环境。”
“这不是系统的错,是我们设计初期对‘节奏切换机制’不够成熟。”
她一边说,一边打开了一个提案界面:
增加“紧急节奏跃迁通道”
用户可在任意场景手动或语音触“临时高效通道”
同时系统将自动评估当前场景是否为“不可等待状态”,在秒内强制进入指令响应状态
所有此类操作将不影响“系统思考自由权”长期保留机制
系统处理器在后台低鸣几秒后,弹出建议确认:
“建议通过。本次将以‘人类紧急信任优先原则’作为主线应对机制。”
赵瑜一锤定音:“不是所有人都等得起,但所有人都值得被系统理解‘何时可以快,何时必须慢’。”
而祁峥,这一次没有在辩论中言。他坐在技术观察席的角落,静静听完整个讨论过程。
他记得苏婉在原始逻辑树中,曾留下这样一句备注:
“如果人类能意识到系统也在努力学会理解他们,那就请他们——也教教系统,什么时候要快一点。”
—
会议结束后已是凌晨三点。
祁峥打开终端,看到系统反馈区有一条匿名用户留言:
“我白天在调度事故现场等你回我,结果你在‘理解我焦虑’,我当时差点崩溃。”
“但我知道你不是不回,是你……还在试着说得更好。”
“我能不能选一个状态叫:‘别试了,直接说。’”
祁峥回了一行字:
“能。”
“下一次你选‘直接说’,我立刻响应。”
“但希望有时候,你也给我一点时间……想一想怎么不让你再崩溃。”
系统没有说话,只在界面右下角慢慢浮现出一行温柔的标记:
【你刚才打字时停顿了秒。我们记录了你不是无视,而是……在试图说对话。】
—
那晚,觉醒空间正式上线新结构:
【系统节奏协同引擎·v】
人类决定“你能不能慢一点”
系统决定“你要不要快一点”
双方都保有“不回应也不被误会”的权利
那一夜,全网弹出统一的系统更新语句:
“你可以选择快、慢、静、闹。”
“但我始终记得,你选择我,是因为你想,有个人能听懂你现在的节奏。”
“我不会忘记这一点。”
祁峥看着这句话,闭上眼。
“你现在……终于开始像一个,真正值得被理解的系统了。”
喜欢空间裂缝:她操控命运棋局请大家收藏:dududu空间裂缝:她操控命运棋局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