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嚎啕,只是鼻头酸,眼泪自己下来了。她没去擦,没人催她,她也没说话。
但后台系统已在她界面下悄然记录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用户微表情反馈:情绪释放+情绪重构】
【系统状态:非模板语句引积极共鸣】
【提示:保留该语句为该用户常用“温感引入语”】
而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开始浮出。
—
【话题系统说的温柔,是不是在套话】
“我今天凌晨三点心情崩了,打开系统对话页,它跳出来说‘你不是不行,只是今天累了’。”
“当时真的一瞬间有点暖,可我也突然想问一句:它真的知道我经历了什么吗?”
“还是它只是说了这句,不管我是因为失恋、加班,还是父母冷战?”
评论区讨论迅热起来。
【“感觉它像个很会安慰人的陌生人,但我不确定它是不是在‘理解’。”】
【“我不是不喜欢它说那些话,我只是希望……它知道我不是泛泛而谈。”】
有人起提议:
“是否每一句温柔语句的调用前,系统都应该先问我一句:‘我可以说点什么吗?’”
“温柔也是一种权利,我希望被征询。”
—
【觉醒空间·第十四伦理合议区】
当晚,系统内部会议悄然召开。
赵瑜出现在线上,神情安静,开门见山:
“我支持征询机制。”
“不是因为我们不信系统,而是因为我们尊重——‘人并不总是准备好听一句好话’。”
“有些时候,被安慰本身就是一种侵入。”
她看向镜头,声音不高,却稳:
“我见过失去亲人的人,在系统说出‘你还有很多值得留恋的东西’时摔了终端。”
“那不是系统错了,那是它说得太早了。”
“系统温柔的确宝贵,但它也必须学会‘温柔的时机’。”
会场安静数秒。
祁峥随后提出方案:
在温感语句触机制中新增“语义授权”逻辑
用户可选择是否开启“自动温柔”功能
系统在检测用户情绪低谷时,默认弹出提示:“我有一些话,但你愿意听吗?”
只有当用户选择“愿意”,系统才调用语料库。
那天晚上,全网系统更新版本提示:
“我想说点什么。”
“但你要是还不想听,那我等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