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功法,奇货可居。
用功法收徒,刷名望,攒人脉,是最好的一种选择。
再次确定自己之前的想法,顾瑾终于说出自己的决定
“大舅,以后我们到了京城,开一个武学快培训班,怎么样?”
李忠义边走边想,觉得可行。
他点点头嗯了声“到时候,我也可以当师父。”
他小时候就跟随父亲练过拳脚,后又在外甥女的指点下,勤学苦练一年多,只教八极架入门的功法,他绰绰有余。
两人顿时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他们顶着风,回到临时营地。
留在营地的众人已被风吹得挤成一团。
见顾瑾回来,急忙站起来迎接。
“可是找到住的地方了?”李母迫不及待地问。
李忠义“嗯”了声。
李大海见状,提高声音喊道“大家伙将竹筐背着,我们走罢。”
李桃花舒了口气“幸好亳县的县令不赶人,要不然,我们还得继续往前走。”
木氏牵着闺女江碧玉走在队伍中间。
这一路走来,都是这样。
开路的是顾瑾和李忠义,殿后的是李大海与李仁勇。
其他人则被他们护在中间。
李仁勇踢开一颗石子,皱着眉说“奇怪,亳县比香河县大,为什么还搞得没有香河县好?”
“青天大老爷可是稀罕人,大部分还都是贪官污吏哩。”李大海将烟斗别在裤腰上回道。
顾瑾对地理方位,非常敏感。
只要走过一次的路,就能记得。
上辈子与小伙伴们一起出去玩,她就被调侃成人形gps。
她带着众人穿梭在大街小巷,一盏茶后,才来到租住的小院。
这次租的院子不大,这么多人挤在里面,显得很逼仄。
房间只有三间,安全起见还是男女分开住。
剩下的一间房,顾瑾准备堆柴火。
等所有人都安顿下来,天已经黑了。
李母来不及做饭,大家伙还是吃的米饭团。
李大海嚼着饭团说“明天去看看有没有粮买,有的话,我们拿着户籍按最大量买。”
李忠义摇摇头“只怕是难,我们今天逛了很久,那些卖粮的铺子,里面都是空的。”
“买不到粮,如果有土豆,玉米,芋头等也可以多囤积些。”
“对了,瑾儿,我们一路走来,不是听说朝廷最新出来一种叫地薯的粮食么?”
“不知道哪里有卖。”
顾瑾思考了下“我们现在应该买不到,明年或许可以。”
天气如此反常,自然灾害越来越多,站在金字塔尖的人再昏庸,应该也有应对措施。
推广地薯,或许就是他们想到的办法。
记得上辈子学过的历史记载。
在四次小冰河时期中,最后一次死的人最少。
就是因为有红薯,玉米,土豆等耐寒耐旱的农作物。
众人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安定下来,身体虽然疲惫不堪,但精神却神采奕奕。
李大海冲两个儿子使了眼色,李忠义和李仁勇顿时会意。
他们将身上的钱袋拿出来,放到顾瑾面前“瑾儿这一路没少花钱,爹说他算数不好,你来管账吧。”
顾瑾讶异“管什么帐,这不挺好的么?”
李大海敲敲烟斗“得管,一个家想要兴旺,就得做好账。”
“现在特殊时期,我们将钱全部给你,以后做事,你知道家底,也好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