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一出,全场寂静。
众人的目光,紧紧盯着台上的沈淮和祝山卿。
赵家的人,更是紧张到冒汗。
之前他们嘴上叫嚣,其实心里也很不安。
毕竟,沈淮已经连胜两回,要是再赢这一回……
想法刚冒出来,很快就被否决了。
不会的!
他们肯定不会输的。
祝山卿少年成名,诗词一绝,肯定不会输给沈淮这种无名小卒的。
然而,事与愿违。
第四回,沈淮赢了。
他出的下联“一个美人映月,人间天上两婵娟”,不管是数量逻辑,还是意境协调,亦或是语言自然度,都比祝公子的下联“三位高人对弈,枰间局内九仙人”更胜一筹。
鉴章先生宣布结果的时候,谢云琅、萧策、章秋池、何曹亮等东一斋学生,欢呼阵阵。
纷纷夸赞沈淮大才。
王传盛和李科等人,看沈淮的眼神多了两分佩服。
原本,他们只是过来凑热闹的。
亲眼目睹沈淮的才思后,心里多了两分敬意。
世人皆有慕强之心,他们亦不例外。
何况,优秀之人,自带魅力和滤镜。
反观赵家那边,脸色很不好看。
最后他们还是自我安慰:祝山卿擅诗词,下半场绝对会扭转局势。
“我宣布,本场比试,沈公子胜出。
鉴章先生高声宣布结果,台下一片沸腾。
沈淮微笑起身,朝众人作揖。
他赢了。
所得彩头:青花端砚一款、外城东坊市铺面两间、五千两白银、前朝孤籍一本、精品湖笔一支。
收获颇丰。
即便下一场输了,这些东西依旧是他的。
不过,沈淮很清楚,下半场想赢祝山卿怕是不容易。
因为诗词并非他所长。
祝山卿输了,情绪却没多大波动。
见众人恭维沈淮,只是静静地看着,面上无喜无悲。
沈淮见了,都不得不叹服一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果然啊,盛名之下无虚才。
国子监的学生见祝山卿输了,亦没有轻视之心。
输赢本就常态。
赢了,能让人高看一眼,可若输了,依旧能保持平常心,又何尝不令人刮目相看呢?
“两位公子,上半场已结束,接着比下半场还是……?”鉴章先生询问。
沈淮和祝山卿对视一眼,异口同声道:“接着比。”
比试继续。
下半场的规则是:由主持出题,参赛者在特定时间内扣题作诗,第一轮由裁判评定,第二轮由鉴章先生品鉴,分出高下。
三题两胜,率先胜出两局者为赢家。
跟上半场一样,每一题都有小彩头。
许是作诗不仅要求结构完整、需要通过意境和情感表达、平仄韵律来平衡维度,相比对子的局部精准,诗的维度更高,所以下半场的彩头比上半场还要丰厚。
有前朝画圣的骏马图、江南上贡的凌烟锦、象牙扇。
鉴章先生提前透露彩头之后,全场一片哗然。
就连萧策都咂舌大手笔。
名画千金难求,这个不说大家都知道,可凌烟锦和象牙扇,并非有钱就能买到,你还得有身份才行。
脑袋瓜聪明的,立即想到十六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