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部接手,不是要把鸣堂搅得天翻地覆,而是要保证鸣堂内的一切都可以保持下去。
可是,刘徽当日所为,她为了一个周五不惜当众杀人,更不畏于犯上直言,这样的刘徽,就好像多年前她写在书阁前的那四句话一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以前对刘徽让人写出的话,很多人都在想,刘徽自己都做不到,竟然会想让别人做到,真真是疯了。
可那一日之后,为给周五讨一个公道,为了让逼死周五的刘端付出他应该付出的代价,刘徽连公主都可以不当,犯上谏言,纵然被刘彻夺去封号,贬为庶民都在所不惜。
有一些追求真理,追求公平的种子,无声无息的就种下了。
原来,不是所有人都麻木不仁的。
原来,不是这个世间再也没有那追求公理的人。
原来,那个曾经教他们要坚持真理的人,不是空口说说而已,她在以身作则。
纵然在那样的过程中有过太多挣扎和不安,终究刘徽站出来,迈出这一步。让天下人看到,那高高在上的人里,也有为寻常人追求一份公平,追求一个公道的心。
纵然前路很难。再难,刘徽拼了一个头破血流,失去所有,她都选择走下去。
连刘徽都可以放弃一切,为世间争来一个公道,他们又有何不能争的?
有些腐烂之风,无声无息的随着刘徽的作为而被驱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圣人之教导,圣人所为到底怎么样,他们不清楚。但如今的他们,看着刘徽又觉得,当如是。
世间多有不公,我辈中人,读书识字所求的也仅仅是拼尽全力为那受尽磨难的人讨得一份公道,让他们好过一些。
朝堂上,对刘徽一事绝口不提。
倒是有人提了一句,却是百越之地的郡守送来消息,刘徽到了百越。
三个月,半分消息都没有,如果不是霍去病还活着,怕是都以为刘徽也死了。
卫子夫急得坐立难安,还不敢催促。
终于,百越之地传来了消息,刘徽到了。
“陛下,刘徽已至百越,这是九真郡郡守送来的消息。”百越那样的地方,瘴气多,山林密,而且都是未经教化的山民,临海之境还有海贼作乱,刘徽到那样一个地方,要是能够在那儿没了,真是太好了。
谁能想到刘徽都那样的惹怒刘彻了,刘彻连剑都拔出来了,刘彻竟然没有动刘徽。
刘徽真是想死,若非卫子夫捉得快,刘徽怕是也死了。
那么好的机会能把刘徽弄死,竟然还让刘徽活了下来,可惜了!
感慨之余,一声刘徽唤来。
“刘徽也是你能唤的?拖出去杖三十,从今往后,不复用。”让人更想不到的是,他们以为刘彻对刘徽一千个一万个不满意,也是刘彻下的令,夺去刘徽的封号,贬其为庶民,甚至都从刘氏除名,此刻听着有人直呼刘徽的名,刘彻不悦之极。
他们父女间的事,刘彻打得骂得刘徽,那都是他们父女的事,何时轮得到他们底下的人参与多嘴?
刘彻一声令下,殿外的羽林军上前,将人拖下去。
“陛下,陛下,臣有错,臣有错,请陛下恕罪。”一口唤着一个刘徽,想象刘徽从长安到了蛮荒之地,将要面对的是未经教化之民,瘴气多,蛇虫出没,将来的日子一准要不好过的,正高兴着。下一刻,乐极生悲,先惨的人成了他。
听着刘彻的处置,人可算是反应过来了,来不及了,刘彻已经让人处置。
处置了人,朝堂上众人都明白,盛怒之下,刘彻无论对刘徽下达过多么过分的命令,有一条他们都别忘记了,父女之间无论吵得再怎么凶,那都是家事。
生气时的刘彻可以拔剑,在刘徽拉住剑要刺向自己时,刘彻是急于将剑收回,生怕刘徽真把自己扎着。
刘彻再气也没有想过要刘徽死。
而且,刘徽多年来到底为刘彻做了多少事,看看眼前的灯笼,再看看在刘彻身后挂的图,那都是出自刘徽之手。
刘彻可以生气,气过之后,他不可能想不起刘徽的好。
尤其在有对比的情况下,更会让刘彻看得分明,懂得无论是为臣为子,刘徽都远胜于无数人。
旁人费尽心思用尽手段的算计刘彻,为达到一定的目的,刘徽是费尽心力为刘彻分忧。
大汉今日的繁盛,刘徽在其中出力几何,无人比刘彻更清楚的人。
忌惮刘徽的刘彻,是怕刘徽以为自己为大汉做得多了,为他这个父亲做得多了,生出骄傲之心。刘彻敲打人一番,本意是让刘徽不自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