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吞噬小说>【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 痘中杂症上1-2(第3页)

痘中杂症上1-2(第3页)

加味二陈汤(方剂见“痰症”相关内容)。

干哕

痘疮出现干哕症状,表明病情较为严重,这是毒热上逆,正气难以抵御所致。若是实热引的干哕,用橘皮竹茹剂;若是虚寒导致的,丁香柿蒂汤疗效显着。

【注释】干哕,表现为只有声音而无呕吐物,其声音沉重且悠长,属于阳明胃经的病症。这是由于毒热上逆引起的。另外,还有因胃气不足,无法正常容纳受纳食物,又有寒邪侵入胃中,致使胃气不能正常主持运化,反而上逆引干哕。如果是热证导致的干哕,用橘皮竹茹汤主治;若是寒证导致的,用丁香柿蒂汤主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橘皮竹茹汤

橘红半夏(姜制)麦门冬(去心)枇杷叶(姜炙)甘草(生)竹茹赤苓人参

以芦根作为药引,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橘皮竹茹汤如神,专医胃热呕逆频,橘半麦冬枇杷草,竹茹赤苓与人参。

丁香柿蒂汤

丁香人参高良姜柿蒂

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丁香柿蒂汤治寒,胃气上逆不得安,丁香良姜人参共,更入柿蒂一同煎。

呕吐

若因毒邪强盛而呕吐,二陈汤效果良好;若吞咽不利,鼠粘汤为宜;因伤食而呕吐酸水,大安丸有效;若因气虚导致呕吐,可用和胃方。

【注释】呕,是既有呕吐物又有声音;吐,是只有呕吐物没有声音,这两种症状都与胃相关。痘疹刚开始出现就呕吐的,是火邪侵犯胃腑,毒气向上蒸腾,痘疹颜色必然红紫,适宜用栀连二陈汤。从痘疹起胀到收靥阶段呕吐的,是因为痘疮聚集在咽门,导致吞咽不利,这种情况须用鼠粘子汤。如果是伤食引起的呕吐,呕吐物必定腥酸,适宜用木香大安丸。倘若呕吐之后精神困倦,不想吃东西,这是胃气虚弱,用参砂和胃汤主治。

栀连二陈汤

陈皮半夏(姜制)茯苓甘草(生)栀子(姜炒)川黄连(姜炒)

以生姜作为药引,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毒气冲胃吐频频,医治须宜用二陈,陈半茯苓生甘草,栀连姜炒效如神。

加味鼠粘子汤

桔梗射干连翘(去心)荆芥防风山豆根鼠粘子(炒、研)干葛

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加味鼠粘汤极合,桔梗射干同连翘,荆芥防风山豆根,鼠粘子炒配干葛。

木香大安丸(方剂见“惊搐”相关内容)。

参砂和胃汤

人参白术(土炒)藿香茯苓陈皮半夏(姜制)缩砂仁甘草(炙)

以煨姜作为药引,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虚吐参砂和胃汤,人参白术共藿香,茯苓陈皮制半夏,缩砂甘草引煨姜。

呛水

毒邪壅塞会厌,导致水难以咽下,水液溢入气道,就开始出现呛咳。咽喉肿痛会使气道变狭窄,使用甘桔汤或解毒汤都是很好的治法。

【注释】出现呛水症状,是由于火毒强盛,壅塞在会厌部位。咽门负责接纳饮食,一旦被毒热壅塞,就必然会肿痛,水不容易咽下,进而溢入气道,所以气喷出来就产生呛咳。适宜使用加味甘桔汤,或者加味解毒汤也可以。这种症状若出现在痘疹病七天前,都属于凶险的情况。如果在七天之后,外部痘疹饱满光泽且出现呛咳,这是因为咽门处痘疹生长,堵塞气道所致,等到结痂时呛咳自然会停止。医者对于毒邪强盛的痘疹,应提前使用清理气道的药物,不让热毒侵犯,自然就能避免这种情况生。

加味甘桔汤

牛蒡子(炒)苦桔梗生甘草射干

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加味甘桔汤最良,痘证呛水效非常,牛蒡子合苦桔梗,甘草射干共煎尝。

加味解毒汤

元参苦桔梗麦门冬(去心)当归尾赤芍生地黄连翘(去心)牛蒡子(炒、研)丹皮红花甘草(生)木通

以灯心草作为药引,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加味解毒汤最灵,元参桔梗麦门冬,归芍生地翘牛蒡,丹皮红花草木通。

喜欢【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请大家收藏:dududu【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