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吞噬小说>手握金手指,在三国当天命之女 > 第220章 女科医师(第2页)

第220章 女科医师(第2页)

片刻后,他犹豫道:“只是老朽冒昧,这些医理究竟……”却见王镜缓缓勾起一抹微笑,“世间万物,不过格物致知四字。”

……

一月后

回春堂后院飘着新晒草药的清香,医童们蹲在井台边刷洗木盆,他们手里拿的鬃毛刷子,正是上月按丞相吩咐特制的。

院内晾晒着雪白的细麻布绷带,每匹都经沸水煮过,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硫磺味。

西厢房布帘一掀,走出个系着靛蓝围裙,胸前绣着“稳婆林氏”的布标的妇人,手上还沾着血。产房刚处置完一位横胎的娘子,按大人教的新法子,母子都保住了。

透过帘子缝隙,可见产床上铺着防水油布,墙角小炉上煮着消毒用的醋水,腾腾热气里混着艾草的味道。

北面新盖的瓦房,传来一阵孩童嬉闹声。只见董奉领着七八个小儿从侧门跑过,每人手里举着个木雕的小鹿。儿科诊室备了十二生肖木玩。孩子们看完病,赏个玩具就不怕了。

董奉正要说话,前堂突然传来嘈杂声。一个满腿是血的樵夫被抬进来,身后跟着哭嚎的家属。

“放急诊室!”华佗高喊,早有准备的医童们立刻推来带轮子的竹床。

他们第一时间用烈酒冲洗伤口,又取来浸在酒坛里密封的羊肠线。

华佗戴上煮过的皮手套,从蒸笼里取出弯针,吩咐道:“按住他。”

医童的手指精准地按在股动脉位置,血涌顿时减缓,紧接着他们熟练地清创缝合,在包扎前撒上了消炎用的药粉。这些场景与从前已经大不相同。

最奇的还是女科那边,青布刚掀开门帘,药香便扑面而来。十余名女子正安静地坐在屏风隔间里候诊。

女医陶燕秋闻声,加快了更衣的动作。她迅系好围腰,身上这身专为女医设计的新式衣裳——窄袖短襦搭配及膝褶裙,比从前穿的曲裾要方便太多。

更衣时,她不自觉地摸了摸腰间的铜牌,这块半个巴掌大的铜片被打磨得亮,上面端正地刻着“回春堂妇科坐馆”六个隶书字。

每当指尖触碰到那些凹凸的笔画,她总会想起一个月前的情景:丞相府来的青衣小吏将这块牌子递给她,笑着说:“从今往后,您便是回春堂的坐馆医师,女娘们看病不必再隔着帐子描画病症了。”

陶燕秋收回思绪,推开诊室木门。

室内挂着一幅《妇人明堂图》,这幅用五种彩线绣成的经络图与众不同,特意用金线凸显女子胞宫与冲任二脉,旁边还缀着许多小字注解,诸如“月事不调当取三阴交”“妇人宿有症病,经断未及三月,得漏下不止”等。当初初见此图时的震惊,如今早已习以为常,她甚至能指着图向病患讲解气血运行之理。

“今日第一位是陈夫人。”小药童跟在身后介绍道,“说是小产后淋沥不止。”

诊室里,一位面色苍白的年轻妇人已端坐其中,见陶燕秋进来便要起身行礼。

陶燕秋连忙按住她,转头柔声吩咐:“坐着别动,先取些温热的红糖水来。”

随后,妇人怯生生地解开衣带,露出小腹上暗红的瘀斑。陶燕秋戴上素布手套——这是丞相命人特制的,指腹部分浸过蜡,既能防污,又不影响触感。她轻轻按压妇人丹田处,忽然皱起眉头:“产露有腐味,怕是胞宫残留未净。”

换作从前,遇到这等重症,必然要请男医师隔着屏风问诊。可如今,陶燕秋从容地走向墙边的檀木柜,取出一个扁舟形状的漆盒。盒里整齐排列着十几种银制器具,每件尾部都刻着“女科专用”的蝇头小字。

“用这个探查。”她选了一把末端带弯钩的银匙,在烛火上反复灼烧,又浸入浓醋水中消毒。

整套动作行云流水,看得妇人瞪大了眼睛:“娘子竟会这等手艺?”

“是丞相大人派人传授的新法子。”陶燕秋将银匙探入检查,果然勾出小块残留的胎膜。妇人疼得直冒冷汗,却咬着唇强忍着不出声响。见状,陶燕秋动作更加轻缓温柔,尽可能减轻妇人诊疗时的痛苦。

处置完毕,陶燕秋洗净手,又迎来了今日的第二位患者,在角落的乳痈诊疗床上为一位少妇进行灸疗。

针灸刚结束,前院突然传来嘈杂声。小药童慌慌张张跑进来:“陶医师,快去看看!太常寺周大人家夫人难产,稳婆说……说怕是不行了!”

陶燕秋抓起急救药囊就往外跑。

产房里,血腥味混合着醋蒸的酸气扑面而来。

产妇已经筋疲力尽,身下的白棉布染得通红。两个稳婆手足无措地站在一旁,见陶燕秋进来,仿佛见到了救星:“陶娘子,这胎脚朝下……”

“备参汤!再煮一锅沸水!”陶燕秋迅检查胎位,从药囊里取出工具和药物,开始助产。

也不知过了多久,终于传来婴儿的啼哭,胎儿顺利产下。

陶燕秋瘫坐在矮凳上,强打起精神为产妇止血,以防产后血崩。

事情结束后,这家人千恩万谢,不仅给了重金酬谢,言辞间也满是敬意。

听到他们称呼自己为“陶女君”,陶燕秋忽然鼻子一酸。半年前,自己还只是躲在屏风后替男医师传话的“药婆”,如今竟能得到朝廷命妇大臣们尊称为“女君”。

陶燕秋不由得摸上腰间的铜牌,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将她的眼底映得闪闪亮,那里面满是希望。

喜欢手握金手指,在三国当天命之女请大家收藏:dududu手握金手指,在三国当天命之女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