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活不以为意,她也不是为了魏家人。
魏家需要多备几副棺材和寿材,忙乱加倍。
方静宁小声对许活道:“谢谢你。”
许活摇摇头,随即又道:“你若是谢我,稍后便随我回府休息,明日再过来。”
方静宁看了一眼姐妹们,不甚放心,却也乖巧地点头答应,停灵期间不知是否会有人来祭奠,总不能都熬坏了。
她也是这般跟二嫂和姊妹们说的,也让她们别熬坏了,身体撑不住。
天将暗,许活带着方静宁回了府。
侯府知道了老国公夫人和魏家三个男人的死。
老侯夫人亦是唏嘘,“尸首想办法带回给魏家吧,总得送回祖籍,落叶归根。”
侯府的长辈这样宽仁,许活也待她极好,方静宁心里暖,不过她夜里仍然睡不安稳。
许活便伸手将她拦在怀里,抱着她,轻轻拍着她的背。
方静宁紧蹙的眉头缓缓松开。
魏家一下子办了四个人的丧事,四个棺材挤满院子。
大娘子魏梓兰主事,和二奶奶穆氏、魏琪他们商量后,便只去礼王府通知了一声,其他人家皆未去信儿。
何必呢,消息瞒不住,想来的吊唁自回来,不想来的,还要为他们为难,不如识趣些。
平南侯府去了。
一来为方静宁,二来人死事消,老侯夫人再忆起往昔,看得更开。
天气热,魏家只打算停灵七天,便扶灵回籍。
许活有公差,没有整日待在那儿,只傍晚去接方静宁回府。
而许活还记得那日匆忙之下暂时搁置的事情,叫衙役查访登记时,捎带多关注一下那条巷子的人家。
隔日,她拿到了那条巷子住户的名单。
其他人家没什么特别的,有的是一家子,有的是长期租住,唯独一户,算是特别的。
那户只有一个刚住进去没多久的年轻女子以及两个仆人,但同巷内的百姓说,巷子有些窄,进马车不方便,自打那个女人住进来,常有一辆马车停在巷口,有一个高大俊朗瞅着挺贵气的男人时常会去那个女人的住处,基本都要待上一个时辰。
那个女子,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她是从胭脂楼获救的。
衙役不知道这条巷子县尉大人为何关注,但论起有可能值得关注的,也就只有这个女子,“她叫万三娘,是最近一批送入胭脂楼的,因为‘识时务’‘听话’,并未在那间密室中遭受太多折磨。”
许活状若不在意地点点头,便略过这一节,好似关注的并不是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