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青黛,烟岚云岫,人在其中,满心惊叹尤不足。
方静宁跟许活成亲之后,体验了许多不曾体验过的事情,站在高处心胸开阔,当即便赋诗一首,诗意中有从前未曾见过的辽阔豪放。
这一年,她写了很多诗和文章,近来还在尝试以柳云宁和秋晚为原型创作话本,想将她们二人的故事以另一种形式留存下来。
许活自身文采不足,眼光在多年浸淫之下,是有一定水平的,方静宁从前囿于眼界,如今眼界渐渐开阔,才华也得到了更多的展现。
她和李先生通信不断,也会交流诗作和心得,李先生对她的夸赞和喜爱,已经远超过他所有的学生,还想要收方静宁为弟子。
这样的方静宁,若是写得文字只能束之高阁,实在可惜。
是以,许活拿着方静宁刚作出的这一首诗,反复读了几遍,问道:“不若你给自己起个别号,将满意的作品集合成册,许是能赚一笔润笔费。”
润笔费,方静宁不甚在意,她激动的是,“你是说我可以有自己的诗集吗?”
“不只是你自娱自乐的,有可能会流传。”
方静宁从前会怀疑自己,当下满腔豪情,又一连作了几首,给许活品鉴。
许活顶着她期待的目光,如同年少时写先生留下的功课那般,逐字逐句分析,斟酌评价。
方静宁兴致勃勃,灵感爆发,这一整日在山上没见一景便留一作,她还没有枯竭,许活头脑中已经找不出不重复的评价。
她能给方静宁的有效建议也实在有限。
不出半个月,方静宁便败在周星禾的手写信下,两个人“和好如初”,也放过了许活。
十一月,许活任万年县县尉满一年,年底,县令将她和县衙其他官员的考课簿一同递交上去。
平南侯府对许活的小考并不担心,而忠勇伯府的吴家人却愁云惨淡。
吴家人通过许伯山的那句话,认定了吴玉安无望升迁,越是临近年底,气氛越是压抑。
这一日,一家三口关起门来避着许婉然说话,吴夫人怨气颇重,忍无可忍,“来人,叫许氏过来。”
吴玉安劝阻:“娘,婉娘最近累到,身体有些不适,您别为难她了。”
“我为难她?我看是平南侯府为难咱们!”吴夫人振振有词,“嫁到咱们家便要一心一意向着你,她合该为你着想。”
忠勇伯道:“你也不怕玉安媳妇察觉到,闹出什么来,再惹侯府不满。”
“我又不是要找她说考课。”
“那是为的什么?”
吴夫人便喜气洋洋地说了。
父子俩听闻,皆惊:“什么?!真有此事?”
吴夫人点头,“这还能有假。”
父子俩皆欢喜起来,忠勇伯追问:“你要作甚?”
吴夫人道:“总得过个明路,便是不立即办,也得教平南侯府知道,咱们忍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