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鼓起脸想反驳,大颗的泪水却飞快滴到他的嘴角,咸咸的,有点苦,堵得他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李世民迅速抢过秦王手中自己写的字,流着伤心的泪水咚咚跑出了殿中,任凭蒙恬追来怎么哄也绝不肯再回去。
他再也不想来兴乐宫了!
夜里,秦王踏着月色回到寝宫,手中拿着托隗状从他孙儿那里哄来的两把崭新精致小弹弓。
可空荡荡的殿中安静得过分,他找了个遍,哪有半分孩子的人影?
秦王的脸一下就黑了,
“长公子和太子去何处了?”
宫人瑟瑟上前垂首道,
“禀王上,太子下午一回来就吵着要回昭华宫,长公子一听,也跟着太子走了”
秦王低眉看着手中的小弹弓,面无表情把它们丢到了案上。
很好,身为储君不重视良才、不尊重君父、动辄以跑路逃避现实、顺道还要拐走他一个孩子
他很生气,今晚不想去抱孩子们回来了,明天再说吧。
可他没想到,这个明天竟会遥遥无期——
第二日华阳夫人进宫看望两个孩子,李世民软乎乎抱着曾祖母说很想她了,想去华阳宫小住一段时日。
于是,两个孩子就被华阳夫人兴冲冲带出了宫。
等一夜没睡好的秦王批完奏章赶往昭华宫时,又扑了个空。
听完芈夫人的解释,他怒气冲冲丢下一句话,
“他们既然不想回兴乐宫,以后就再也别来了!”
他才不稀罕这两个总是惹他生气的孩子,动不动就跟他闹别扭,动不动就跑掉!
然而,李世民却提前回到了兴乐宫,因为赵王派使臣来找他了。
正如他想的那样,赵璟既然敢把人带走,就绝不会还回来息事宁人——
事实上,当赵迁把“秦王发怒想要开战、和氏璧已经许给秦国太子了、赵璟偷走了对方最喜欢的宦者”三件事说出来后,
本就躺在病床上的赵王,当场就气得晕了过去。
他醒来后,勒令侍卫马上护送赵高回去,哪知赵璟哭闹着死活不同意,赵王立刻命人取来鞭子行家法,可王后和太子又死死护住孩子
总之,为了平息流言挽回王族声誉,赵王只得派人前来咸阳,找李世民协商赔礼一事。
秦王接过蒙毅呈上的和氏璧,眼中闪现几缕惊艳之色。
当年,昭襄王想用十五座城池换它,虽然确实有试探赵国的心思,但他也是真心渴望得到这块宝玉的。
玉璧乃是祭祀六礼之一,承载着沟通天神的巨大用途,是诸侯才能持有的国之重器,所以才有“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说法。
正因它对诸侯意义重大,郑伯才能用玉璧换来鲁国一座城池,亡国之君投降时才要把玉璧挂在脖颈上“衔璧臣服”(1)
可他怎么也没想到,世民竟能用区区一个宦者赵高,换来这块诸侯垂涎已久的天下第一至宝玉璧!
李世民跟在蒙恬身后,板着小脸走进殿来,他看也不看秦王一眼,伸手就朝赵国使臣要人,
“赵高呢?快还给我!”
赵国使臣俯身恭敬道,
“还请小太子见谅,您那位宦者一到邯郸就病了,我家王上担心他染上恶疾,不敢将人贸然送回咸阳,所以,外臣这趟是特意来赔礼道歉的”
病倒是没病,每日还活蹦乱跳地百般巧言令色,哄得小太孙对他喜欢得不行,引得相国屡屡向王上进言,该早日杀了那秦国宦者
但这话,他可不敢对秦国太子说。
看看,这小太子一听赵高病了,眼泪唰一下就流出来了,真是少有的主仆情深呐
使臣暗叹一口气,赶紧垂下了头。
李世民拼命想着伤心的往事,眼泪稀里哗啦流个不停,语气委屈又担心,
“赵高他身强力壮,怎么可能会染上恶疾?一定是你家小太孙虐待他了呜呜呜,我不管,你们马上把赵高给我还回来”
秦王立刻放下和氏璧疾步走来,伸手想抱起孩子。
李世民却哭着往后退了几步,默默小声啜泣起来,看起来可怜又无助。
孩子这副抗拒自己亲近的模样,让秦王的心一下就丝丝抽疼起来,他居高临下俯视着小小孩童,
“不过是个宦者罢了,你喜欢什么样的,寡人再为你多寻几个来伺候就是,何必这般哭哭啼啼?”
赵国使臣悄悄抬袖擦了擦冷汗,一个小小的宦者,竟能让秦国太子喜欢到如此地步,看来相国言之有理,赵高若不死,终究会成赵国一大祸害啊
李世民抬起手背揩了揩脸颊的泪珠,伤心地朝秦王大喊,
“
我才不要别人来当我的宦者,我只喜欢赵高!我见到他的第一眼就很喜欢他,你再找一百个一千个人来,他们都不是赵高!”
说着,他冲出去撞向赵国使臣,用小手拍打着对方的双腿,边哭边吼,
“快把赵高还给我,还给我啊呜呜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