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实在看不下去了,他的太子,怎么能为个阿谀奉承的宦者伤心成这样?
他上前强行抱起小家伙走回殿上,指着案桌上温润无暇的和氏璧,
“这就是你曾祖父求而不得的美玉,赵国已经用它,把赵高换走了”
李世民立刻嚎啕大哭起来,伸手作势就要去摔和氏璧,
“我不要,赵迁是个骗子!他明明答应我,用这和氏璧只借一天赵高的,现在却不肯把他还给我了呜呜呜”
秦王忙让蒙毅把和氏璧拿走,暗暗诧异:赵国使臣今日带着重礼与和氏璧前来,在恳求秦国不要发兵的同时,又说要亲自向孩子赔礼道歉,他还以为,这和氏璧就是赵国拐走赵高赔偿的礼物没想到,赵太子许给世民这么宝贵的玉璧,竟然只为了借用赵高一日?
事情太过颠覆常识,秦王盯着孩子沉思着没再开口。
倒是赵国使臣听出李世民话中有松动之意,堆起笑上前道,
“此事确实是我家小太孙的过错,还请小太子多多包涵,不过我家王上说了,为表现我赵国的诚意,他愿意替小太孙把赵高买下来,还请小太子开个价,昆山美玉、草原宝马、上古神剑您想要什么只管开口提。”
李世民立刻伸出双手捂住小脸,哭声更响亮悲伤了,
“呜呜呜我什么都不想要!我只想让赵高回来”
没办法再不捂脸就要笑出声了,到时多尴尬,让他怎么好意思再坐地起价?
秦王担心孩子哭坏了嗓子,命蒙毅把早就备好的柘浆端来,亲自拿起玉勺哄着孩子喂他,又岔开话题转移孩子注意力,
“你不是最爱喝柘浆吗?楚王命人把云梦泽今年的甘蔗全送来了,还把种植甘蔗的方法也告诉了寡人,以后你就能痛快喝个够了,高兴吗?”
上回他假借“助楚国平叛”之名,命人将熊启兄弟的首级,献给了新登基的楚王熊悍。
果然就他们预料的一样,熊悍的舅父李园一得了势,马上就设局杀了颇有威望的春申君,但此事却引来楚国各地大小叛乱不断。
这样一来,秦国主动帮楚国解决两个隐患的人情就很重了,楚王明知秦国的说辞并非实情,但有熊启两人的头颅作证,他只得硬着头皮咽下哑巴亏。
等他一平息了国内乱局,就命人送来了黄金十车、甘蔗上百车及其他各色礼品来咸阳答谢。
甘蔗在贞观时期,是宴会上常见的解酒神物,李世民确实很爱喝它压榨出来的柘浆。
但他担心这么一勺一勺的喝,会忍不住高兴得笑出来,急忙夺过勺子递给蒙毅,端起玉碗就大口大口喝了起来。
柘浆是甜食,而甜食常会带给人愉悦的心情,赵国使臣深谙此道,他瞄准这个大好时机,立刻再次提出赵王想买下赵高一事。
李世民没理他。
使臣只好目不转睛盯着他,见他放下玉碗时,脸上确实带着一丝满足的笑意,急忙再接再厉又提了一次。
李世民这时似乎真被这碗甘甜的柘浆安抚住了,泪水渐渐止了下来。
秦王取帕为他擦拭着泪痕,温言劝他答应赵王的条件,不必再为一个宦者如此哭泣伤身。
李世民假装低头思考了一会儿,终于看向满脸期待的赵国使臣,带着满满的不甘和痛苦开口了,
“赵高在我心中,价值一百座城池,绝不是任何人任何东西可以取代的!但我从小教养好,阿父绝不许我如此贪心”
赵国使臣顿时松了一口气,再次端起笑脸,却听见这孩童再次开口道,
“听说去年,你们赵国的李牧将军刚从魏国手中,攻下了邺地九城我十分仰慕李牧将军,如果赵王愿意把他攻下的九座城池送给我,我就把赵高送给他!”
秦王忍不住轻笑出声,温柔拍了拍李世民的小肩头,两岁的孩子始终还是太小,想得实在太天真。
邺地那九座城池,是连通三晋的关键飞地,按照尉缭制定出来的灭赵方案,秦军首先就得攻下这块地方。
所以过段时间,他打算派王翦、桓猗和杨端和三员大将,领二十五万大军前去攻打此地。
除非赵王疯了,才会答应这荒诞不堪的交换条件。
赵国使臣听完李世民的话,抖着手颤颤巍巍晃了晃身子,然后两眼一黑噗通栽倒在地——
救命啦,他遇到土匪啦!
第35章寡人有世民这样的继承人感谢天感谢地……
第36章
赵国使臣被侍卫抬下去后,李世民立刻从秦王怀抱里跳下来,冷着一张小脸就想离开。
秦王伸臂一捞将小人拽回来,咬牙切齿道,
“你又要做什么?”
李世民飞快别过脸,一副“我跟你不熟”的语气,
“启禀秦王,我要去找永远不会凶我的阿母。”
秦王冷哼一声,
“我今日何时又凶过你了?”
“启禀秦王,阿母今日没凶过我,昨日前日也没凶过我”
秦王气极反笑,伸手把孩子的小脸扳过来,
“你还在记那日的仇?世民,你身为储君,出言菲薄对大秦有不世之功的威凤先生,我没治你的罪,你倒生气带着扶苏跑了?小小年纪,脾气倒大得不行”
李世民任由他捧着自己的小脸絮絮理论,全程一言不发,满脸倔强。
正因为他知道所谓的威凤先生就是自己,才会一时出言不慎显得“不够尊敬对方”,但秦王竟会为此凶他!
凶完还来训他,秦王以为他已经二十岁了吗?哼,这个父子反目的心结是再也解不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