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眼看沈嘉岁随福顺公公离去,容太妃不由面露担忧,跟着站起身来。
&esp;&esp;倒是长公主拍了拍容太妃的手,温声道:“母妃万毋忧心,沈姑娘沉着冷静又有魄力,远非寻常人可比,且此番面圣是好事。”
&esp;&esp;“好事?”
&esp;&esp;拓拔宁眉头本揪得紧紧的,闻言满眼疑惑地看向自家可敦。
&esp;&esp;长公主轻轻点了头。
&esp;&esp;如今就是要让崔道元与瑞王认为,追查追究崔家和吏部,是圣上与蔺老还有江浔合谋布局所为,这是要先除崔家,而后废他。
&esp;&esp;由此,瑞王才会乱了分寸,铤而走险。
&esp;&esp;今日沈姑娘面圣,一旦全身而退,崔道元和瑞王便更要深信不疑了。
&esp;&esp;就是难为了沈姑娘
&esp;&esp;另一边,沈嘉岁恭恭敬敬跟在福顺公公身后,一路七拐八绕,竟是来到了御花园。
&esp;&esp;求情
&esp;&esp;“江夫人,这边请。”
&esp;&esp;一路上,福顺公公格外沉默,他倒是瞧见了,江夫人状若无意地将腰间的一枚玉佩解下,塞进了怀里。
&esp;&esp;那玉佩他也瞥了眼,不是极好的成色,面圣总是要谨慎些的。
&esp;&esp;这般想着,福顺公公的目光又不由在沈嘉岁面上转悠了一圈。
&esp;&esp;当年江大人崭露头角时,圣上就曾几次张罗赐婚一事,谁知江大人心如止水,一拒再拒。
&esp;&esp;就这般拖到了弱冠之年,谁曾想江大人倒自己起了意。
&esp;&esp;这沈家姑娘生得确实好,但想来以江大人的性子和眼光,只长相一条是万万不够的。
&esp;&esp;此番面圣也不知江夫人能否应对。
&esp;&esp;当初领长公主面圣时,他还能壮着胆子提醒一句。
&esp;&esp;毕竟长公主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即便不能意会,总不至于失态。
&esp;&esp;可江夫人这般年轻,性子又不知如何,他福顺也是伴君伴虎,可不敢拿自己的性命冒险。
&esp;&esp;“江夫人,请——”
&esp;&esp;很快,绕过诸多亭台楼阁,沈嘉岁被引到了一处湖边亭。
&esp;&esp;盛帝稳坐其中,玄色龙袍更衬得天颜冷峻,眸如沉渊,叫任何人都窥探不得。
&esp;&esp;沈嘉岁只遥遥看了一眼,便垂下眼帘,由福顺公公引着入亭跪拜行礼:
&esp;&esp;“臣妇拜见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esp;&esp;声音恭敬中透着清亮,举止得体,未有畏缩之态。
&esp;&esp;盛帝的目光淡淡落在沈嘉岁身上,不动声色地审视着。
&esp;&esp;亭内气氛看似平和,却又隐隐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凝重。
&esp;&esp;盛帝不曾唤起身,沈嘉岁便跪着,直到盛帝隐含感慨的声音响起:
&esp;&esp;“那日在御苑,朕见江夫人时,倒不知你与修直有如此缘分。”
&esp;&esp;“回圣上,臣妇也未曾预料能有如此福分。”
&esp;&esp;沈嘉岁顺着盛帝的话答了一句。
&esp;&esp;盛帝微微颔首,终于道:“平身。”
&esp;&esp;沈嘉岁急忙谢恩,可起身后又动了动唇,似有话要说,却又碍于天威不敢直言。
&esp;&esp;福顺公公这厢才觉江夫人举止得体无可挑剔,眼下瞧见这一幕,登时就拧了眉。
&esp;&esp;可别是个空有美貌的,要知道,在圣上面前从来都是多说多——
&esp;&esp;沈嘉岁扑通一下,又跪了回去。
&esp;&esp;福顺公公看到这里,微阖双眼,暗道一声:完了。
&esp;&esp;下一刻,便听沈嘉岁伏地叩首道:
&esp;&esp;“今日承蒙圣恩,方有幸得见天颜,臣妇斗胆恳请陛下,念帝师往日之功,对帝师从轻发落!”
&esp;&esp;盛帝闻言眉头一挑,忽而微微勾唇,淡声道:“今日为帝师求情的可真不少,但众臣皆言,此事绝非帝师所为。”
&esp;&esp;“怎的到江夫人嘴里,倒好似已认定了帝师的罪行呢?”
&esp;&esp;沈嘉岁闻言,意识到自己太过心急说错了话,不由身形一僵,隐隐白了脸色。
&esp;&esp;盛帝掸了掸下摆,继续轻描淡写道:“听说昨夜修直在宫外几番求见,江夫人也赶来了?”
&esp;&esp;“你二人离去后,一个去了张御史家,一个回了沈府”
&esp;&esp;沈嘉岁听到此处蓦地抬头,眼底隐有惊骇之色闪过,盛帝却继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