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烟雨楼前的刀光
破庙的茅草顶又漏了,雨丝斜斜地飘进来,打在春桃弟弟的棉袄上。他缩在墙角,抱着个破碗,碗里是阿竹送来的米汤,热气腾腾的,在潮湿的空气里凝成白雾。
“姐姐,”他吸了吸鼻子,“那个坏女人会不会再来?”
春桃正用布条给我包扎胳膊——昨日从染坊出来时,被王管家的家丁用棍子划了道口子,血浸透了半只袖子。她的手还在抖,却比在李府时稳了许多,布条系得又紧又齐。
“不会了,”她声音很轻,却带着股硬气,“有苏小姐在,还有沈御史,她不敢。”
我看着春桃的侧脸,她的右眉骨上有块新疤,是昨日为了拦家丁,被石头砸的。这道疤和我左脸的月牙疤,像两枚勋章,别在两个曾被命运按在泥里的人脸上。
“还有三天。”我摸了摸怀里的玉佩,它安静地贴着心口,不烫也不凉,像块普通的玉。这几日换魂的次数少了,许是玉佩的灵力在减弱,又或许,是我越来越习惯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
春桃突然抬头:“苏小姐,烟雨楼的事,你打算怎么办?”
“沈御史说,他会安排人潜入,”我望着漏雨的破洞,雨丝在风里扭成麻花,“我们只需要在约定的时辰,把李尚书和主考官交易的证据拿到手。”
“可……”春桃咬了咬唇,“我听说烟雨楼的老板是个笑面虎,跟李尚书称兄道弟,楼里的护卫比官府的兵还凶。”
“越凶越好,”我笑了笑,左脸的疤扯得生疼,“凶的人,往往缺个心眼。”
正说着,阿竹掀开门帘走进来,药箱上的水珠顺着竹纹往下淌。他把药箱往地上一放,从里面拿出个油纸包:“刚买的肉包子,热乎的。”
春桃的弟弟眼睛一亮,从墙角跑过来,却在离包子还有两步远的地方停住,怯生生地看我。
“吃吧,”我推了推他的后背,“阿竹哥哥是好人。”
他这才扑过去,抓起个包子就往嘴里塞,油汁沾了满脸。阿竹蹲下来,拿出帕子给他擦脸,动作轻柔得不像个郎中。
“沈御史让人带了话,”阿竹擦完脸,抬头看我,“说烟雨楼的临水雅间有个暗门,通往后院的船坞,钥匙在老板的腰间。”
我心里一动:“他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
“沈御史说,他以前查过烟雨楼的案子,”阿竹压低声音,“那地方不仅是官商交易的窝点,还是走私盐铁的中转站,老板手里有不少官员的把柄。”
春桃手里的布条突然掉在地上:“走私?那……那要是被现,我们会不会被当成走私犯?”
“不会,”我捡起布条,重新递给她,“沈御史会带人在外围接应,我们拿到证据就走,不沾那些腌臜事。”
可心里却隐隐沉。走私盐铁是掉脑袋的罪,李尚书敢插手,背后怕是不止科举舞弊那么简单。这潭水,比我想的还要深。
“对了,”阿竹从药箱里拿出个小瓷瓶,“这是迷药,比李婉儿用的那种厉害,沾一点就能睡三个时辰。你们带上,以防万一。”
我接过瓷瓶,瓶身冰凉,像握着块冰。这几日,阿竹总能在最关键的时候送来东西——药膏、包子、消息,像个藏在暗处的影子,默默托着我们往上爬。
“多谢。”我说。
他挠了挠头,耳根有点红:“我……我就是看不惯李尚书那种人。我爹以前是个铁匠,就因为不肯给李尚书的人打私盐的铁模子,被诬陷偷东西,打断了腿。”
雨突然大了,砸在破庙的瓦片上,噼啪作响,像谁在外面敲鼓。
原来每个人心里,都藏着道疤。有的疤在脸上,有的在心里,有的……在骨头里。
三月初二的夜里,风停了,月亮亮得吓人,把破庙的影子拉得老长,像只伏在地上的兽。
我和春桃蹲在庙门口,看着远处的官道。沈御史说,今夜会有辆送菜的马车经过,能载我们混进烟雨楼的后厨——那里是守卫最松的地方。
“苏小姐,”春桃的声音有点抖,“我还是怕。”
“怕什么?”我捏了捏她的手,她的手心全是汗。
“怕……怕我们斗不过他们,”她望着远处李府的方向,那里灯火通明,像只张着嘴的巨兽,“李尚书权大势大,沈御史……沈御史能斗得过吗?”
我想起爹教我写“韧”字时说的话:“这字左边是‘韦’,是熟牛皮,越煮越韧;右边是‘刃’,是刀。你看,要想不被刀砍断,就得先把自己熬成牛皮。”
“斗不过也得斗,”我声音很稳,“你弟弟的疤,我的疤,阿竹爹的腿,还有那些被李尚书踩在脚下的人……总不能白疼。”
春桃没再说话,只是攥紧了手里的包袱——里面装着换洗衣裳、迷药,还有那枚“替身”玉佩。这几日她总把玉佩带在身上,说“苏小姐的东西,得由我来护着”。
远处传来马车轱辘声,越来越近。车头上挂着盏灯笼,在夜色里晃来晃去,像只独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来了。”我拉着春桃站起来。
马车停在庙门口,车夫是个络腮胡大汉,冲我们使了个眼色,正是沈御史安排的人。
“上车吧,”他声音粗哑,“后厨的王妈是自己人,会给你们找身杂役的衣裳。”
我和春桃钻进车厢,里面堆满了青菜萝卜,带着股泥土的腥气。春桃的弟弟已经睡着了,头靠在春桃的腿上,小手里还攥着个没吃完的包子。
马车动起来,轱辘声压过了风声。我撩开车帘一角,看着李府的灯火越来越远,心里突然生出个念头:等这事了了,就带着春桃姐弟去江南,找个没人认识的小镇,开家书铺,只卖干净的字,干净的书。
天蒙蒙亮时,马车停在了烟雨楼的后门。
后厨的王妈早等在那里,是个矮胖的中年妇人,围裙上沾着油渍,看见我们,把我们往柴房里拽:“快进来!巡卫刚过去!”
柴房里堆着劈好的木柴,空气里有股松木香。王妈从柜子里翻出两身灰布褂子,扔给我们:“穿上,跟我去择菜,千万别说话,楼里的护卫鼻子比狗还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