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全子打伞,搀扶顾珩上马车,前往城郊寺庙。
“殿下可是去万福寺?”
顾珩否了,原是想去保姻缘的灵缘寺,但最后改道去近年新修的庙宇。
天色灰蒙,细雨绵绵,本以为新建的庙宇香客鲜少,没想到庙里意外的热闹。
除了来拜佛的人,还有求医问药的百姓。
一名百姓捧着药与顾珩擦肩而过,小全子低声道:“庙里把医馆的活儿给抢了。”
顾珩垂眸:“能救人就是好的。”
主仆俩说着话,忽然一道矮小身影撞来,怀里的药材撒了一地。
“贵人恕罪,贵人恕罪。”
“无事。”顾珩蹲下为稚童捡药材,重新包装好还给他。
稚童愣愣望着他,半晌才吭哧道谢,顾珩莞尔:“仔细些,莫再撒了。”
“是。”稚童抱着药包恭敬垂首,而后跑远了。
顾珩似有所感,隔着苍叶烟雨望去,对上一双年轻的眼睛。
檐下青年一身鹅黄布衣,黑色幞头,朝顾珩拱手一礼。
顾珩朝青年而去,青年道:“某煮了一壶热茶,郎君若不嫌,进屋喝杯茶去去湿意。”
顾珩爽快应了,小全子欲言又止,来人身份不明,不知好坏,他怕十六殿下着了道儿了。
禅房有一丈六尺余,左侧靠墙贴放楠木书架,密密麻麻放着经书,下面一张栅足案,案上摆着笔架,三足兽首铜香炉和一盆文竹。
右侧贴墙暖炕儿,炕面铺着半旧垫子,炕中放了红木小桌,桌上炉子咕噜咕噜煮着茶。
青年邀请顾珩在炕上落座,小全子跟在顾珩身侧。
青年似知小全子顾忌,一边为顾珩倒茶,一边主动报上名姓,竟是淝州关氏的旁系子弟,此来京中求官,诸事不顺,又害了风寒,他囊中羞涩,只能退居庙中养病。
顾珩接过茶碗,顺势道自己家中行十六,关尚可唤他十六郎。
茶水腾腾冒着热气,一杯下肚,身子都暖和了。
关尚搁下天青色莲花瓣茶碗,笑问:“烟雨连绵,委实不是求神拜佛的好日子。十六郎怎的挑今日来了。”
顾珩叹息:“昨夜噩梦惊醒,心中不宁,特来庙中拜佛求个心安。”
关尚闻言,垂下眼,屋内太过安静,隐约听见屋外嘈杂。
他将风炉炉口堵住,火势顿小,茶水的沸腾也渐小了,似是不经意提起,“某年幼时,浅学周易八卦,若十六郎不嫌某才疏学浅,某恳请试上一试。”
顾珩握着茶碗不语,关尚也不催促,取了手腕佛珠,敛目拨着。
“…是我重要之人,昨儿夜里,我梦她遇险,猝然惊醒。”
关尚抬眸,轻声细语:“不知是何等凶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