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吞噬小说>李隆基在安史之乱期间逃去了哪里 > 第279章(第2页)

第279章(第2页)

众人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把脑袋收回去,摇头叹息。

【但是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杜甫被抓也仅仅是因为会写诗,有点才名,但他的官儿实在是太小了,叛军都看不上,因此他们将王维囚禁起来,而并不看管杜甫。】

【因此这也给了杜甫逃跑的机会。在李亨的军队接近长安北方的时候,杜甫从长安逃出来,他一介文人,不会武功,身上连个包袱都没有带。】

【见到唐肃宗李亨的时候,身上衣服都被划烂了,脚上鞋子也不知道掉到哪里,浑身是泥。】

【有人如此大费周章只为投奔李亨这个新皇,李亨心情还是很好的,于是他给杜甫升了一阶官位,于是杜甫成了我们人人都知道的杜拾遗。这也是杜甫此生做的最大的官儿了。】

[啊,就升了一阶啊,李亨可真抠呢。]

[是啊,抠抠搜搜,李亨当时手底下能有几个人啊。]

[也可能是不信任杜甫吧?]

[那时候需要的是武将,武将还是很稀缺的,文官就没那么受重视了。]

百官皆叹息。

杜甫为赚一官半职都豁出性命了,可杨国忠那等奸臣靠着赌术轻而易举就能混上高官。

忠臣难当啊。

百官又瞧了瞧李隆基。

也幸好现在的陛下不是天幕所说那样昏聩之人。

若陛下跟天幕里的陛下相同,那就他们所有人着上谏的架势,一个两个都得掉脑袋。

现在的陛下,好啊。

虽然看起来不那么聪明,但是宽容啊!还愿意自省。

好皇帝!

【但杜甫也并没有做很久的拾遗,没多久他就被贬了。】

【这要从房琯这个人说起。李隆基当时为了表示自己放权,支持儿子继位,将手里的人都送给了李亨,任李亨调遣。】

【李亨始终觉得房琯是李隆基的用来监视他扳倒他的间谍,所以夺回长安之后就用收取贿赂的罪名,把房琯给处置了。】

【房琯究竟有没有贪污,重要的是在李亨心里,房琯这个人必须有罪。】

【但耿直的杜甫看不明白这一切,他不懂皇帝的猜忌,不懂权力的纷争,他只知道房琯无罪,于是一心谏言只为还房琯清白。】

【但杜甫的耿直让李亨厌烦疲倦。这个曾经冒着生命危险狼狈来投奔他的拾遗像是卡在嗓子中的鸡骨头一样让人讨厌。】

【于是李亨命人将杜甫抓起来,认为杜甫与房琯是同党,三司会审,要定杜甫的罪。】

【后来的宰相张镐全力营救杜甫,杜甫这才免于死罪,可就此他也失了盛宠,“帝自是不甚省录”,此生都与官场无缘了。】

【那个“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也最终只能是一个无法实现的理想,杜甫此生不能成为辅佐之臣,而李亨,也根本不是尧舜那样的皇帝。】

[yue!李亨还尧舜那样的皇帝,不许碰瓷尧舜。]

[李亨满脑子的权力啊!]

[李亨因为自己争权要抹黑房琯,然后杜甫把房琯的清白说出来,李亨就恼羞成怒了。]

[辅佐李亨没有前途的,大唐究竟能不能有一个好皇帝了。]

李隆基恍惚想起了自己很久没想起的儿子李亨。

他开始想天幕中,李亨是为何能当上太子呢?

因为李瑛死了,武惠妃也死了。

而他最开始属意的李瑁也不再是他最疼爱的儿子。

所以按照岁数来排,到了李亨。

可李亨有才能吗?

李隆基想了想,觉得完全没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