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代表前去警署交涉,当场被捕,并遭到起诉。
左。派人士义愤填膺,他们喊出“反英抗暴”的口号,组织罢工、罢市和罢课,港府的镇压也在升级,左。派以暴制暴,开始了枪战和炸弹袭击,误伤了不少普通人,搞得人心惶惶。
香港民众从同情工人,支持左。派,倒向了港府。
在此事件中,促成了香港新武侠出现的,《新月晚报》总编鲁夫先生,奔走在战斗的前线,甚至亲手安置过炸弹。
几年前,从《新月晚报》辞职,另起炉灶,创办了《野马》报的秦庚先生,则思想发生了转变,他不断撰文,批判左。派,强调工潮不要涉及zz,不要造成动乱。
无论鲁夫,还是秦庚,初心都是为民请命。
而那位塑料大王,躲在背后兴风作浪。
趁着六七过后的移民潮,低价购入大量地产,摇身一变,成了地产大亨,却攥在手里不开发,等炒高了地皮,再割韭菜。
三十年后,又跑到大陆来,骗取当地zf的信任,大量地低价买地、囤地,仍旧不搞建设,只为做高地价,转手倒卖,致使房价越来越高。
在不同的时期,祸祸了香港、大陆两地的普通百姓。
香港武侠四大家……
老左。派的举动,让自己陷入了危境。
但为底层工人争取权益的目的,还是达到了。
以六七为转折,港英政府成立了廉政公署,整顿警。察队伍的贪污腐败。
成立了民政公署,除了劳工权益,还在医疗、教育、住屋等问题上,进行了改革,并向民众保证,会减少社会不公,以缓和不安与对立。
同时,为了维。稳,对老左进行污名化打压。
污称传播马列主义的行为,是非法活动,给“反殖。民”扣上“恐。怖主义”的帽子。
从舆论上,围剿左。派文人、电影工作者和工会领袖。
涉左的电影,在台湾不被允许放映,在新马等地的出口也遭到封锁。又赶上大陆十年,只放样。板戏,也不接受左。派的电影。
老左们在香港文化阵地上几十年的心血,付诸东流。
从教育上,断左。派的根——
左。派学校的校长,很多被驱逐出港,教师没有资格申请公职,学
生不享有九年免费的义务教育。
一直到97回归,才在zz上得到平反。
但精神上,依旧被视为社会异类,处于边缘化。
他们年纪也大了,斗不动了,便陆续地离开故土,移民去了新澳加,余生不再谈及zz。
老左和老右,都认一个中国。
抱着“过客”心态,来到香港,想着终有一天,会回到祖国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