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堂弟被迫中断了学业,在了解了他的志向后,从中斡旋,给他安排了一个插班生的身份,进入东大,攻读外交相关的国际法专业。
48年《新月晚报》公开招聘两名电讯翻译。
由于福利待遇极好,午、晚两餐免费,鸡鸭牛羊鱼肉随便吃,员工晚上加班,单位还会派车送回家,报名人数多达3000。
秦庚的英文水平非常高,近乎过耳不忘。
a国的广播新闻,他听一遍,就能大致不差地,全文翻译出来。
因而,从这3000多人中,脱颖而出。
后来,内战越发激烈,《新月晚报》迁往香港,秦庚也随之南下。
到了香港,他很快就喜欢上了这里。
这里的人讲原则,说话算数,直来直去,办事效率也高,这里的经济稳定,没有通贷膨胀的苦恼。
但他的未婚妻俞琬,很不适应。
49年新中。国成立。
cpc和败退台湾的kt,就中航、央航等滞留香港的交通资产归属,发生了激烈争执,秦庚义愤填膺,在《新月晚报》上发表长文,从国际法的视角出发,旁征博引地,论证了这些资产应归中国大陆。
这一文章,引起了外交部顾问韦如敖的注意。
他将秦庚的文章,整理出来,推荐给周总。理。
外交部刚成立,就跟十个国家,迅速建立了外交关系,正缺人才。
而秦庚,专业对口,文笔不俗,既了解国际形势,也熟悉国际法,同时,英文水平高到了可以做同声传译。
周总。理便亲自派发电报,邀请他加入外交队伍。
当时,秦庚很激动。
他成长的年代,狼烟四起,战火不断,山河破碎,满目疮痍,有太多的百姓饱受战乱之苦,流离失所,自己年少时的梦想,就是以一名外交官的身份,维护国家尊严与利益。
他第一次感受到了,梦想近在咫尺,当即辞职北上。
乔秘书接见了他,跟他讨论工作安排。
但没多久,乔秘书又遗憾地告知他,外交部可能不太适合他。
他的家庭成。分,被定性成了大地主,他受过kt教育,念的大学,校长还是老蒋……
听君一席话,彻底断了外交梦。
他黯然地返回了香港。
这一次,俞琬没有陪着他,并很快在大陆有了情人。
两个人的婚姻,以失败告终。
在《新月晚报》,秦庚的升职路线,跟余文畴差不多,都是从翻译做起,再到外勤记者,专栏编辑。
不同的是,余文畴负责情感咨询,他负责影话专栏。
当年,香港最红的女明星叫萧缈。
看多了萧缈的电影,他便不可自拔地,迷恋上了萧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