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周染青住进了林业局为她安排的宿舍。虽然简陋,但干净整洁。她将行李放下,简单整理了一下,便来到窗前。窗外,是漆黑的夜幕,隐约能听见风沙的声音。但这声音,在她听来,却是那么的悦耳。
她知道,挑战才刚刚开始。北部新坝的条件比西北更恶劣,意味着她将面临更大的困难和压力。但同时,也意味着更大的成就和更深远的意义。她要在这里,将她前世未竟的事业,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
她相信,这辈子,她不再是为了顾立城,不再是为了证明什么,而是为了这片土地,为了那些勤劳朴实的人民,也为了她自己,能够活出真正的价值。
一夜无梦。
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周染青的床铺上。她习惯性地早起,简单洗漱后,便来到了林业局的办公室。办公室里已经有几位同事在忙碌,他们见周染青这么早便来了,都投来赞许的目光。
“周同志,早上好!这么早就来考察了?”一位年轻的男技术员,名叫李明,热情地打招呼。
周染青微笑着回应:“是啊,迫不及待想看看我们北部新坝的‘风光’。”
张领导闻声从里屋走出来,笑着说:“周同志,既然你这么有干劲,那咱们今天就深入考察一下北部新坝的土地状况。李明,小王,你们俩跟着周同志,把咱们这里的实际情况,一五一十地给她讲清楚。”
“是!”李明和小王异口同声地应道。
三人背上行囊,带上考察工具,便坐上了一辆老旧的吉普车,朝着北部新坝深处驶去。一路上,周染青仔细观察着窗外的地貌。这里的沙丘更加高大,风沙更加猛烈,植被覆盖率极低,一眼望去,尽是灰黄色的荒芜。
“周同志,你看这片地,是我们最早尝试种树的地方。”李明指着一片几乎寸草不生的沙地介绍道,“光是这片地方,我们都不知道投入了多少心血,可就是活不了几棵。风一吹,沙子就把幼苗给埋了;水一浇,又很快渗下去,根本留不住。”
周染青下车,蹲下身,抓起一把沙土。沙土粗糙而干燥,几乎感受不到任何湿度。她又拿出工具,在沙地里挖了一个小坑,发现土质疏松,几乎无法形成团块。
“这里的土壤保水能力极差,沙化严重,而且似乎还带着一些盐碱成分。”周染青眉头微蹙,但眼中却没有丝毫退缩,“传统的灌溉方式和种植方法,在这里确实难以奏效。”
小王叹了口气:“是啊,我们这些年也尝试了不少办法,可效果都不理想。眼看着别的林业局都开始见成效了,我们这里却依然举步维艰,心里真是憋屈。”
周染青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沙土,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连绵的沙丘:“办法总比困难多。既然传统方法行不通,那咱们就得另辟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