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军区,顾立城此时正伏案工作。他手中的文件是关于未来五年军队建设的战略规划,字字千钧,关乎国家安危。他已经正式晋升为副首长,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然而,即便身居高位,他的内心却从未像现在这样空虚。曾经,他以为只要为国家、为人民奉献一切,就能实现人生的价值。可如今他才明白,一个人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宏大的事业上,更体现在对身边人的珍视和对家庭的责任上。
周染青离开后,他开始深入阅读一些哲学、心理学的书籍,试图理解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他不再只盯着“大义”,而是尝试从更微观的角度去理解“人情”。他开始关注那些被他忽略的细节,那些曾经被他视为“小事”的情感。
他想起了周染青曾经为他忙前忙后的身影,想起了她眼中隐忍的委屈,想起了她最终离开时的平静和决绝。每一个画面都像尖锐的刀子,一遍遍地割裂着他的心。
他开始学着写日记,记录下自己对周染青的思念,对过去的悔恨,以及对未来的期望。他在日记中写道:
“染青,我错了。我曾以为我的爱是为国为民,可我却忘了,最爱我的人,我都没有好好珍惜。我让你独自承受了那么多,让你在风沙中苦等,让你在病痛中孤独。我真是个混蛋。”
“如今,我终于站在了曾经梦寐以求的位置。可为何,我却感受不到一丝喜悦?因为你不在我身边,我没有了可以分享喜悦的人。我甚至不敢想象,你独自一人在北部新坝,面对那样的艰苦环境,是否安好。”
“我不知道你是否还会原谅我,但从今往后,我顾立城,绝不会再让任何人受委屈。我会用我的余生,去弥补曾经的过错,去承担起一个男人、一个军人应有的责任。即使,这份责任里,不再有你的陪伴。”
他偶尔会通过一些内部渠道,了解到林业部的工作动态。他知道周染青去了北部新坝,也知道那里的条件比西北更加恶劣。他曾想过直接打电话给她,但最终还是忍住了。他知道,周染青现在最需要的是空间和尊重,而不是他迟来的纠缠。
他开始关注北部新坝的物资供应和科研需求,并尝试在军区权限内,为那里的林业建设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不会直接出面,也不会让周染青知道,他只是想默默地,为她做些什么,以弥补曾经的亏欠。
他甚至关注起了姜诗雨和孩子的生活。自从把她们送走后,顾立城也派人去了解过她们的情况。他得知姜诗雨带着孩子在小镇上生活,靠着自己的努力开了一家小小的供销社,日子虽然清苦,但过得也算有尊严。姜诗雨在信中告诉他,她已经学会了自食其力,也明白了一个人只有靠自己才能真正站稳脚跟。她向顾立城表达了感谢,但也明确表示,她会努力过好自己的生活,不再依赖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