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伯却说得煞有介事,复又叹气:“小娘子不知,二郎在抚州养病那几年,举止原就有些异样。他时常空望着,能好几日都不说话,又或是一整日都在写字,写一张团一张,从早到晚也不理人。若不是那日忽得王大人书信,说姚博士中风病重,二郎决意回京探视,精神才见好转,我真怕他憋出什么毛病来了。”
姚如意咬着牙刷,依着丛伯的话暗自琢磨:二叔这是曾经有过……刻板行为吗?
据她所知,人若有刻板行为,和长期圈养的动物也是有相似的成因的。比如久居狭小之地,独自度日,或是周遭环境单调,少了人际往来,便容易生出些无目的的重复举动来。
林闻安在抚州困守了七年,起初腿脚不便,只能长年累月窝在屋里,靠些重复、固定的动作来宽解心怀,也是情有可原。只是如今他腿脚已好了,且到了汴京后,看着一直都挺正常,怎会……
姚如意刷罢牙,一面想着,一面舀水洗脸。
算起来,二叔的异样,好似是从那日去了码头开始的。
那日,看着漕船一艘艘向南驶去了,姚如意也没忍住,和嫂嫂婶娘们一样,都感性地流了眼泪,为那份济世救人的仁心好一阵痛哭。
而在她身边的林闻安,除了默默借了袖子给她擦眼泪,自始至终静立着,目送船队远去。
回来后,他的话便少了。虽然原本也三棍子敲不出一句来,但就是有些不一样了。他像是心里揣了件大事,独自琢磨着。
从前他每日起身,都会来姚家陪姚爷爷说话、下棋,静静地听他混乱地唠叨着旧事。可自打那日回来,竟连饭也不过来吃了。
丛伯担心他,时常托姚如意来叫他,她便也从角门过去唤过他几回,他倒也肯依从,乖乖听话起身来用饭,只是握着筷子又开始出神。
他起初也没什么,只是在看王大人留下的一卷图纸,日也看夜也看,之后便开始让丛辛去书局搜罗些道家书籍,又开始每日每夜地看那些书,如今便一门心思钻研起炼丹来了。
这可比先前不来吃饭严重多了!确实叫人放心不下。
姚如意想着,待开了铺子门,必要过去瞧瞧他。
心里记挂着这事,姚如意匆匆扒了几口粥,便忙着开窗、开门,规整铺子里的货物,将茶叶蛋、关东煮温在炉上,烤肉肠的肉浆、做鸡蛋汉堡的面糊也一一摆好,才算忙定。
此时天色尚早,估摸没什么客人上门,丛伯说林闻安早早便起来了,过去应当不会打搅他睡觉。
她正想往林家去,忽又听得一叠声小雏鸡般嫩嫩的“如意阿姊”的叫唤声传来。
小石头、茉莉、小菘拉着关戎戎,几个孩子都被裹得像颗炸丸子,棉帽围脖棉手套,看不见脖子更看不见腰,一个个炮弹似的便冲进来了。
“如意阿姊!我们要吃“三元及第”!还要吃杂蔬煮!还要吃鸡蛋堡!还要吃炙肉肠!”
姚如意侧身避开,惊道:“你们怎的起这么早?”大冷的天,小孩子竟然也不睡懒觉。
“我们昨个便和爹娘(阿婆)说好了,今儿不在家吃早饭,就要来杂货铺吃!”几个小孩异口同声地回答道。
好吧好吧,姚如意笑着摇摇头,认命地挽起袖子,给他们拿今日的早餐套餐,再烤肠烤鸡蛋汉堡去。
天气越冷,她的这些小吃和早餐便也愈发受欢迎了。
除了头一日朝食套餐滞销过,后来每天准备的都能卖掉。不过她原本也没有预备很多,现在好多学生都是前一日便过来定了,明日一早直接在箩筐里自取,拿了就走,卖完即止。
不过再过几日,国子监便要放冬假了,学子都得回家过年去了。但放冬假之前,学子们还要在国子监过“祭灶节”,也就是小年,小年过完才放假,所以姚如意又有主意了!
祭灶节是民间送灶神上天“言好事”的习俗,除了要用“胶牙饧”祭祀灶神,也会准备丰盛酒食吃一顿。
似乎过节就是这样的,不论是什么节、祭祀什么神明,最后都是返璞归真,趁着节庆大吃一顿。
学子们在国子监里没人操持饭食,但他们必然也会比往日更有意愿花钱在吃喝上,姚如意便想做些精致好看又好吃的寿司攒盒,最后挣一笔。之后便不再准备那么多吃食了。
学校放假,她和她的小卖部也要开始猫冬了。
姚如意边烤肠边想着她的寿司,这时候应该叫“酸米脍饭”吧?
几个孩子熟门熟路地在铺子靠墙的窄桌边排排坐下,晃着小腿边聊边等,姚家几只已经长得半大的小狗也溜了进来——现在它们正是毛发长得参差不齐的尴尬年纪,瞧着都有些丑。
唯独汪汪这只大肥猫,依旧圆滚滚的,半点尴尬期的模样也无,它天生身子便比其他猫更短一些,身上的毛蓬松得很,腿也短,走起路来屁股一扭一扭的,黄橙橙的像个虎斑大橙子。
小菘见它甩着尾巴进来,立刻夹起嗓子,弯腰将它抱住,使劲蹭了蹭,腻糊糊、甜丝丝地叫它:“汪汪!你来啦!”
汪汪“喵汪”应了一声,胖尾巴也一甩,算是回了她的热情。
小菘费了好大劲将它提溜起来,抱在腿上,便不肯松手了。
关戎戎年纪和小石头差不多大,性子很活泼,她看了眼狗狗和猫,便想到姨母家那只生得威风凛凛的黑犬百岁,忍俊不禁地笑道:“我给你们讲件趣事。”
“什么事?”几个孩子齐齐侧过脑袋。
“前几日,我舅舅家宰了羊,特意坐车给姨母家送羊肉,见百岁生得威风,便说借回去给它寻个老婆,好生下几个像它一样厉害的狗崽子。姨母便让舅舅把百岁牵走了。谁知不到中午,百岁就被送回来了。”
小石头问:“为啥呀?”
小菘和茉莉也惊讶道:“怎么这么快?”
这话听得姚如意正烤着肠,差点被口水呛着。
“就是呀!你们可知为何这么快?”关戎戎自己先笑出声来,“百岁到了舅舅家,一进门就先吃了两盆饭。舅舅便把他家的漂亮小狗和百岁关在一起,百岁竟以为那是来抢食的,龇牙咧嘴地咆哮,硬把人家小狗都吓跑了!舅舅气得不行,说百岁光吃饭不干活,他还搭进去两盆饭,便又给送回来了。”
几个小孩哈哈笑。
“你家百岁真好玩。”
“它能吃两盆饭呐,太厉害了!”
姚如意端了个盘子,把吃食都给孩子们送过去,他们也立刻都不说笑了,纷纷埋头大吃大嚼起来。
她挨个小孩脑袋摸过去,摸到茉莉时特意怜惜地多揉了几下。算算日子,尤嫂子他们应当已经到桂州了吧?也不知那边灾情如何了。
“你们吃着,顺带帮阿姊看铺子,阿姊有事儿,一会儿就来。”姚如意顺口就把铺子交给了这几个编外“小伙计”。
“放心吧如意阿姊,都交给我们了!”小石头拍着胸脯道,他顺便又瞥了眼最远处货架上的新来的大马将军。他已经攒了十几文了,还剩两百八十二文,他就能买大马将军了!
姚如意笑了笑,便放心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