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头琼枝还不知道自己送个玉坠,竟送出惊天的祸端。她一心只惦记粲娘的嘱咐,见晋王同二公子打廊下过来,忙拣了条出园子的必经之路,退至道旁鹄立,待脚步声渐进,一偏脑袋扫过去,果然叫晋王停下脚步。
晋王仍旧是那副笑眼,闲等她开口的模样。琼枝行了礼,又冲后头二公子福了福,方侧过身子,直剌剌杵在二公子眼眶子里,却叫他瞧不真切自己手上的动作,声儿也压得低低的,漏出去一星半点,总显得欲盖弥彰。
“我们姑娘感念王爷好意,这不,遣我给王爷送谢礼来了。”说话间捧着玉坠向上敬献。
晋王垂眼扫见那玉坠的纹样,一时惊讶不小,眉头一挑道:“免了吧,回去同你们姑娘说,举手之劳不必挂记,好生静养就是感念本王了。”
琼枝没收手,仍细声细气地念,“这玉坠王爷瞧着不稀奇,却是我们姑娘妆奁里头最贵重的物件,我们姑娘说了,这是她的诚心,还请王爷务必收下。”边说,眼神往边上晃悠悠一荡,别有所指的意味,声量倒益发地放低了,“王爷说替姑娘敲边鼓,还做不做数?”
她竟是这样的打算!果然定瑜的女人同定瑜一个样,不是凡品。晋王笑意愈深,她倒信任他。幽微的喜裹着涩,将玉坠取来,慢吞吞系到革带上。
也是怪,明知道叫她利用,仍上赶着帮她演戏,他图什么?
“让你们姑娘安心。”只这么一句,算是允诺了。
琼枝功成身退,晋王照旧迈步子往园子外行去,一边有意无意把那玉坠抚着。过洞门时慢上一步,喊了声“定瑜”。
“秦尚书那闺女——”他不惯背后编排人是非,何况还是个女人,心里头再不忿,话到嘴边还是敛了锋芒,“我今儿算见识了,虎父无犬女,那可真是个别致人物。你真铁了心要娶她?”
卢定瑜跟上来,视线在他腰侧绊了下,须臾方移开,“我的私事,不劳殿下过问。”
晋王也不见恼,咂嘴道:“我就是想不明白,秦思平得圣眷不假,吏部尚书的权柄也够唬人的,可旁人或许会为这个上赶着同他论翁婿,你不会。你糊弄得了国公爷,糊弄不了我,你打六岁起就是我看大的,来年春闱一过,殿试金榜必见你提名在上,往后青云平步,更有陛下做你的靠山,何至于偏要上他秦家的贼船?定瑜,你。。。。。。”
“殿下。”卢定瑜没容他把话问出口,眸中坚冰一片,“上回我便告诉过殿下,我可以站在殿下一边,我助殿下争储位,殿下日后赏我高官厚禄,但除此之外,殿下不能妄图控制我。秦家这门亲我是做定了,殿下若看不过眼,我也不是非要为殿下效命。”
晋王没奈何,撂了句随你,“行了,秦家的事本王不理会,那陛下呢,陛下前些日子究竟为何微服出宫传你相见,事涉储位,总该本王过问吧?”
这话应当挑不出错儿了,可卢定瑜仍没言声,薄唇抿成一线,显见的不耐烦。晋王“嗤”地发笑,他打小不受重视,在宫里默默无闻地长大,可除了眼前这人,也没谁敢这般明目张胆地给他甩脸子。
他母妃出身低,不得宠,生了儿子后晋位恭嫔,也未能得几回先帝的眷顾。四岁上母妃殁了,他被送到皇后宫里养育,可皇后连两个亲生的儿子都操不过心,哪有功夫搭理他,单命乳母看顾,只要尚喘着一口气,别的都不是事儿。没一年先帝也驾崩,太子践祚,他们兄弟间本就差了快二十岁,兼有君臣之分,到今天都没生出多少血亲的情分。
深宫里日子冗长而森寂,茕茕无依。深宫里却又拥挤,墙缝儿里似都生着窥视的眼,片刻不得安宁。他习惯了谨言慎行,习惯了孑然一身,这二十来年人生里唯一的例外,大约就是卢定瑜。
十岁出头那阵,陛下亲自发旨拣了徐国公家的二公子给他伴读。孤寂的灵魂轻易能识别出另一具孤寂的灵魂,这话说起来酸倒牙,可就是这么个理儿。半大少年与个幼童一道读了几年书,渐渐有了些类似于朋友的默契。他开府出宫后虽不再上集文殿,自觉交情应不减,可不知打哪天起定瑜就像变了个人,再不应他的约,也不去太学读书,镇日闭门不出,生生从京城消失了似的,一转眼又是四五载。
晋王对卢定瑜的情绪很复杂,欣赏他的才学,欲揽他至麾下效命,更有种曾经少年情谊戛然而止的困惑与恼火,为自己无端被辜负的信任。昔日熟悉的少年摇身一变,满是谜团,没法儿不想去探询。林林总总,成就了眼下对他的无限纵容。
这世上,究竟有什么是他在意的?
晋王放眼一眺,厚重的阴云铺了满天,秋风万里,云影疾行,冷透人衣袂。掌中的玉坠抚得久了,倒生出丝暖意。
他朗笑一声,“成,本王什么都不问了,你愿同秦家做亲便去做,会不会叫谁伤心,你自己掂量。”说罢往身后一摆手,“前头的路本王认得,不必再送,你自便吧。”
卢定瑜住了脚,还真杵在原地思量起来。旁人的话鲜少能叫他听进去,可莫名的,晋王最后那句调侃倒戳进了耳朵里。叫谁伤心?他在暗示什么?
心里存了疑影儿,只是说不清。那感觉像是困在玻璃罩子里,都能看见,却发不出声儿,堵得发慌。
卢定瑜难得感到烦躁,一转身,打眼却见廊柱后头有人静立,见他留意,开口唤了声“二公子”。
是个姑娘,藕荷衫子绾色裙,外罩一件牙白镶滚芝草纹比甲。今儿府里热闹得呛眼睛,难得素净的一道影,有种烈日下饮了口冰的舒坦。
为这份舒坦,卢定瑜略耽搁回了一礼,偏过身去待她先行。然而擦肩的当口冷不丁又听一声“二公子”,他这才去瞧那姑娘的脸,婉约秀气的长相,有些眼熟,蹙眉忖了瞬,方认出她可不是等闲亲戚家的小姐,是大公子没过门的妻子。
“杨姑娘。”卢定瑜不免停下寒暄,虽然他与她实在无甚可说,“杨姑娘在等大哥?”
曼盈忙道不是,扯唇笑了下,可那笑来不及涌到眉眼间便消磨了,笼起点愁绪,“我是在等照儿。先前我同她争了几句,叫她恼了我,才刚一道送老太太回房里,出来后她便撇下我跑没影了。我请丫头去寻,正没主意呢,恰巧遇上二公子了。”
零碎的一长串,卢定瑜耐下性子听着,一面略觉怪诞,喊住他就为扯这些不相干的闲篇?他们连话都不曾说过一句。他认得这张脸,却不识得她这个人。诚然她的来历他了如指掌,她是甘陕总督杨通的妹子,杨家兄妹三个,她是垫窝儿,另有个胞姐叫齐王聘作正妃,因年岁差得多,上头哥姐将她当闺女疼。大公子这门亲做得巧,同齐王成了连襟,徐国公的算盘打得真够响的。
她说完了,一双眸子泛着水雾,定眼瞧住卢定瑜。他嫌烦,就为这事哭了?别开脸退一步,随口宽慰,“外头风冷,姑娘要等人,不如回去戏楼里等,散了筵应当还有几出戏要唱。”
“我想着,照儿会不会是往二公子院里去了?”
卢定瑜到这时才想起来,她口中的“照儿”是秦尚书的闺女,他当是谁。秦家姑娘闺名秦照,另有个小字叫作香雪。
“我不曾见过她。”他没什么波澜,依旧是散淡的口气,她既不走也由她去,“我着人给姑娘送个手炉来。后头还有客,杨姑娘,少陪了。”
杨曼盈笑道了句谢,“二公子回去替我给粲娘带个好,适才我见她身子不大爽利,还好有晋王爷在,帮着看顾她,我便没插手,不知眼下好些没有。”
卢定瑜一忽尔间闪过许多念头,心里升腾起含混的烦闷不悦,强行挥散了,最后余下诧异。他几乎没正眼瞧过杨曼盈,头一次将她清晰映在眼里,年轻女孩儿自以为是的心机,稍一留神,轻易便叫他看透。明明陌生的两个人,无中生有的青睐并不令人高兴,反倒轻蔑,没根基的情意只显得浅薄。
他顿了顿,略点下头,便抬脚行远了。
背后黏着道视线,幽淡的,却缠绵,他仿佛察觉。同秦照那蛮横的热烈不一样。
倒也有些用处,卢定瑜漫不经心地掂量。待这姑娘进门成大房少奶奶,稍加蛊诱,便能省他不少事。
他一路过后罩楼,却没再往园子里去,打箭道上拐个弯儿,穿角门回了自己院子。沿路没惊动人,径直进后头寝院。
捱到这时辰倒漏了点天光,苍白的一缕穿透云罅,斜挂在房檐上。可惜无济于事,仍不觉丁点儿暖意,间或踩着片枯叶,脆韧的一点细响,合着那浮淡的光,比一无所有的空旷更寂寥,好似将人的精气神儿都抽走了。
卢定瑜在门前顿下来,有一瞬间的恍惚,几乎确信了里头没有人,她撇下他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