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否则的话,这件事只会更难办。
&esp;&esp;起先将作少府寻了处风水极佳之地,提议给二世修陵所用,便把此地即将建造的皇陵暂且称为“桑陵”。
&esp;&esp;扶苏既没用上,就挪给三世的桥松了。
&esp;&esp;始皇干脆转身前往桑陵:
&esp;&esp;“朕直接去那处见他们即可。”
&esp;&esp;众将军连忙跟上,担忧陛下不认识路,还有人上前领路。
&esp;&esp;桑陵相对骊山陵来说简朴了许多,但毕竟是大一统王朝建造的陵墓,相较于旁的墓穴还是要更豪华不少。
&esp;&esp;始皇帝入内的时候,便看见一些兵俑在门口值守。可见骊山陵的兵马俑虽未激活,桑陵自己也按照祖父的旧例陪葬了人俑。
&esp;&esp;韩信抱着臂守在殿外,看浩浩荡荡来了一群人,有点意外。见到为首的始皇才恍然明白什么,扭头进去通报了。
&esp;&esp;不一会儿,秦三世出来迎接。
&esp;&esp;哪怕不是自己这个位面的祖父,到底也是始皇帝。三世皇帝桥松恭恭敬敬行了一礼,口称“陛下”。
&esp;&esp;三世问出了和蒙恬一样的问题:
&esp;&esp;“不知陛下来自哪个位面?”
&esp;&esp;各界的始皇帝长相一致,实难区分。所以只能询问位面代号,借此来分辨。
&esp;&esp;始皇倒是不知道自己那个位面先王们给起了什么代号,也懒得问。反正不管原先叫什么,他都可以重新起一个。
&esp;&esp;于是始皇张口便道:
&esp;&esp;“位面的话……便叫梓桑位面吧。”
&esp;&esp;梓桑是他今生给太子扶苏取的表字,希望孩子能长寿安康。因为扶苏重生时正值生病,之后就总有些体弱,让人担忧。
&esp;&esp;其实前世他给爱子起的表字不是这个。
&esp;&esp;那时的扶苏非常健康,他便希望儿子能延续自己当初给他起名“扶苏”时的期望。
&esp;&esp;扶苏乃高大的桑树,表字为名的补充解释,于是他为长子取了“楼桑”。意为高耸如云楼的桑树,希望扶苏能像大树一样屹立不倒、为大秦绵延国祚。
&esp;&esp;对始皇帝来说,重生前和重生后,和名字相关的最大不同点就在此处。正好可以借用过来,作为两个位面的区分代号。
&esp;&esp;始皇这明显是当场取的代号让众人意识到了什么,猜测始皇可能来自一个新生的位面,这才没来得及取名。
&esp;&esp;秦三世问道:
&esp;&esp;“不知陛下前来有何要事?若是来拜访本界的始皇帝陛下,恐怕要让您失望了。”
&esp;&esp;三世心里还有点隐晦的期待,期待对方是不是听闻了这边的情况,想到了能替他们寻回始皇帝和二世的办法,这才特意前来。
&esp;&esp;但他也清楚,这个可能性微乎其微。
&esp;&esp;始皇倒是越发确定了自己的推测,这里果然没有他和扶苏,因为二人魂魄前往了另一个世界。
&esp;&esp;他看着面前这个神色疲惫的长孙,也不知他独自支撑了多久。先祖要他照顾,下头的晚辈也需要他去安抚,想来很辛苦吧。
&esp;&esp;始皇伸手轻轻按住三世的肩膀:
&esp;&esp;“桥松,是朕回来了。”
&esp;&esp;三世愣住了。
&esp;&esp;其他人也愣住了。
&esp;&esp;始皇偏头看向先王们:
&esp;&esp;“此前朕驾崩后以魂魄状态陪伴楼桑二十年,先祖可瞧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