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因远大目标的实现而热泪盈眶,紧紧相拥。
于白薇作为海隅号第一任船长,带着齐二几人上船,在镜头详细介绍了各种设。
最终,一行人停留在甲板上。于白薇背对海面,齐二和乔榆共同采访她。
过去几年,一直是乔榆负责于白薇的投稿工作。乔榆非常熟悉她的性格和经历,仅凭几个问题,就能引导她进入采访状态。
之后,乔榆和齐二轮流对她进行提问,这个采访的节奏非常流畅自然。
“你在加入捕鱼小分队时,有畅想过这一幕吗?”齐二问。
于白薇语气果断,说:“有。”
“当时海隅村副业组才发展不久,很多人觉得是小打小闹,这样的场景对于他们或你来说算得上是异想天开,为什么你会如此坚信这件事会实现呢?”齐二追问。
于白薇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转身走向另一侧。
每走一步,就会有一个难以忘怀的画面涌现在她的脑海里。她想到了参加捕鱼小分队考核时的海边,想起了被欢声笑语填满的海边烧烤大会,想起了凌晨四点被蒸汽笼罩的副业组小院和大家忙碌有序的身影,想起了于知乐和张文心鼓励她大胆投稿的场景。
摄影师跟随着她的动作摇动镜头,瞄准了在岸上仰望他们的一群人。于知乐、张文心、于初月和她的队友们,还有为副业组付出过努力的张海梅她们。
见到她,众人微笑朝她招手。
“因为有她们,她们无所不能。”于白薇笑着说出此次采访的最后一句话。
这一天的热闹不止于此,村里摆起了流水席。夜晚的海隅村更是灯火通明,大伙聚在一块开篝火晚会,开心得又唱又跳。
于知乐三人在村里住了几天,送完远洋队出海,她们才回京市。
抵达京市时,已是傍晚,天蒙蒙黑。葛泰来接张文心,顺便把于知乐和于初月送回家。于初月最近刚分到房,现在和于知乐住得很近。
周岳生的车几乎是同时停在了小洋楼前。
“饿不饿?在火车上吃了吗?”他下车后自然地接过于知乐的行李。
于知乐应声:“吃了,不饿。你是什么时候回来的?这段时间还离开京市吗?”
按照原计划预定,周岳生三月就该回京市。谁知,原定的军事体育课程教师老家有事要请半个月假,曲师爷便让他留下顶替,顺便特招些好苗子。
这一开始招人,就不单单在宁城招了。结束替课任务后,他又与曲师爷走了一遍其他军事学院。
“早上,要出任务才走。”周岳生回答。
年初五分别后,两人将近两个月没见,他又化身粘人怪。于知乐走到哪儿,他就跟到哪儿。
于知乐任由他随心所欲,尽情享受。
不过她第二天还要回厂里处理堆积的事务,周岳生没有太放肆,零点前就熄灯睡觉。
第二天一早,周岳生像往常一样将于知乐送到食品厂后,才返回军区。
于知乐刚回到办公室没多久,张文心便来敲门,问:“乐乐,外贸局那边送来了秋季广交会的相关资料,今年要不要把巧克力饼干也带去参展?”
“产能太低了,不合适。”于知乐思考片刻,继续说,“你让研发组来我办公室,我要做点新品。”
她想到的是后世风靡全国的辣条,这是一个尚未开发且极具潜力的市场,可以借着广交会试试水。
张文心应好,去小试车间喊来人。她也来了兴致,留下听了整个过程。
如今的研发组成员之前都在国营饭店干过,实战经验丰富,非常擅长举一反三。她们只听了大致构想,就从原料、形状、口味几个方面进行了延伸拓展。
“嗯,想法都很不错。”于知乐予以肯定,“这次时间紧迫,手头上的其他工作可以先放一放,最晚六月就要投入生产。”
于凤几人合声应是,拿起本子离开。
之后的一个多月,食品厂连周末都会飘出辣椒孜然的香气。这段时间,最开心的人莫过于充当试吃员的大小孩子们。
经过反复调整配方,新品辣条于五月中旬投入生产,六月底上市。凭借强
烈的味道冲击,一跃成为京市及周边城市的零食销量王。
食品厂边生产,边让研发小组尝试新类型,在此后的三个月又陆续推出三款新品。
很快,她们就迎来了第二次广交会。
如上次那般,于知乐和张文心多带了一批样品,同时向粤省当地的供销社进行推销,接到了不少订单。
不同的是,这次她们在周城还遇到了许多来自海东镇的熟人,比如李如心、杜南枝。
“我爹说是刘书记争取的机会,以海东镇为单位,再筛选特色产品参展。”张文心解释,“她们也申请了特装展位,和我们离得不远。”
于知乐了然,换展期也带着于迟去看了,帮着解决了不同产品布置风格不一致的问题。
罐头厂的水果罐头、西山村的梅子酒和李子酒、花溪村的蚕丝布,还有于春祺和于冬禧做的扎染丝巾,在第二期展会非常受欢迎,海东镇众人满载而归。
海隅食品作为上一年的轻工业分类的热门产品,新产品又获得极大的关注,同样收获匪浅。
在返程火车上,张文心留意到车厢内阅读近两年出版的新文学流派书籍的人明显增多,颇为感慨。
她回到车厢与于知乐说起这事,聊着聊着,两人不约而同地想起了年中那篇在全国上下掀起大讨论的文章。
至此之后,大家的思想得到极大解放,逐渐开始了解接受新的经济观念。
“年底会有大动作吧。”张文心大胆猜测,还比划了两下。
于知乐笑了笑,没继续这个话题,问:“你昨晚和葛泰通过电话了?他在滨城考察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