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鉴章先生的声音响起,“沈公子的下联是: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前,何敢在后。
祝公子的下联是:八音石居,八风木次之,吾侪处石木,孰可居,孰可次之。”
上联以‘四水’和‘四时’为常识基础,嵌入‘江夏’这个地名,暗含出上联之人的身份地位与态度;接着又以‘谁是第一,谁是第二’难,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挑衅。
沈淮的下联中,三教指儒、释、道;三才指天、地、人;然后以‘儒人’嵌入三教三才的排序中,接着又以儒者和士人的身份自居,与上联“老夫居江夏”相呼应。
这是一种地域+身份,具有人文特色和深度。
后面更是以“何敢在前,何敢在后”回应,既没有咄咄逼人,也未针锋相对。
不卑不亢的态度,既化解了刁难,又彰显自身格局。
祝山卿的下联,结构上很工整,但不够贴合,回应的张力也不够。
谁答的更好,大家心中明了。
祝山卿看着沈淮的答案,也觉得对方的下联,堪称天作之合。
此时此刻,他没有半分嫉妒。
唯有那被激起的战意在燃烧。
他很想知道,沈淮究竟何等实力。
之前嘲讽沈淮样貌平平的公子,听着旁人毫不掩饰的夸赞之词,脸上像是被人扇了一巴掌似的,神色不断地变来变去。
最后没忍住,愤愤离去。
赵家的人,脸色更是沉了下去。
没想到,沈淮在对子上,造诣如此之深,连祝山卿都不是对手。
“慌什么?”有人斥道,“不过两个回合罢了,胜负未定,莫要怯场落了笑柄。”
“对,还有三回,我们还有机会。”
赵家的人又支棱起来。
萧策看见了,‘嗤’了一声,他身后的托儿见状,纷纷朝赵家人出‘嘁’的声音,就连表情都是极为的不屑。
赵家人见了,怒火噌噌的往上窜。
还没等他们有所动作,鉴章先生开始出第三题,“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水手,扯起七八页风篷,下九江,还有十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台下又出熟悉的倒抽冷气的声音。
真是一题比一题难啊!
然而,在鉴章先生宣布结果的时候,赵家人爆出阵阵欢呼声,甚至还朝那些托儿挑衅大笑,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
萧策见他们一副跳梁小丑的样子,‘嗤’的一声,重新看向台上。
国子监的学生,见赵家人叫嚣的嘴脸,似乎明白了什么。
他们再看祝山卿的眼神,多了两分同情。
东一斋的人,则是很不耻赵家的行为。
“祝公子的下联是:十里运,九里香,八七六五号轮,虽走四三年旧道,只二日,胜似一年;
沈公子的下联是:十程路,九重天,八七六五号船,历经四三年旧梦,过二水,仅存一魂。
沈公子的下联,在应对和结构上,颇具巧思,但对比祝公子的下联,其意境和逻辑的连贯稍显逊色。”
第三回的彩头,是五千两白银。
这个数目,似乎有意提醒沈淮。
上半场的比试,可以说,进行了大半。
到目前为止,已出三题。
结果是:二比一。
沈淮二,祝山卿一。
两人也进入了状态,战意昂然。
他们看对方的眼神,充满了棋逢对手的味道。
鉴章先生开始出第四题,“第四回,上联是:五百罗汉渡江,岸畔波心千佛子,彩头是前朝孤籍。”
喜欢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请大家收藏:dududu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