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章先生评判两诗的时候,沈淮面上不显,可心脏却跳得很快!
嘭!嘭!嘭!
一下比一下快,就连呼吸都跟着轻了两分。
台上的鉴章先生,一时分不出高下。
接着又将两诗放在一起做对比,反复品鉴。
台下的人见鉴章先生迟迟不公布结果,不由得跟着紧张起来。
祝山卿依旧面色如初。
可宽袖下来回摩挲的手却出卖了他的内心。
这场诗会,看似笔墨上的切磋,实则是才华的角力、尊严的交锋、更是对认可的证明。
大家跻身国子监,不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通过科举崭露头角,成就一番伟业么?
那么输赢的本质,其实就是为了被看见、被尊重、被认可。
人活世间,无外乎功名利禄。
他祝山卿亦不例外。
时间滴答滴答流逝……会场的氛围越紧张。
不知过了多久,鉴章先生这才不紧不慢的宣布结果,“第二回,沈淮胜出!”
沈淮松了一口气。
祝山卿藏在袖中的手,却悄然握紧。
鉴章先生点评道,“沈公子这《春江月》,以二十八字,纳春、江、月、潮于笔端,融入实景、虚境、哲思于一炉。这般以小见大,以景载道的笔力实数罕见。
诗中实景藏着宇宙之思,意境美妙浑成,气象万千,故略胜一筹。
不知老夫这般评判,诸位可有异议。”
祝山卿第一个响应,“祝某无异议!”
话一出,台下的赵家人急了。
想开口说点什么,但又不知道说什么,只能暗自着急。
“既然大家无异议,那便继续下一轮比试。”
第三回的比试主题是“画”,格式依旧没有特殊要求。
一刻钟后,沈淮停笔。
诗作交上去,裁判和鉴章先生很快宣布结果,“第三回,祝公子胜出,按照三局两胜的规矩,下半场的最终赢家为祝公子。”
台下的赵家人,出激烈的哄叫声。
他们以胜利者的姿态,又蹦又叫,甚至还朝沈淮出挑衅的鬼叫。
沈淮冷眼看着!
并未动怒,而是将他们当成跳梁的小丑!
祝山卿的面色柔和了两分。
浑身亦不再像之前那般紧绷。
看沈淮的眼神,有棋逢对手的欣赏,亦有‘劲敌’的凝重与复杂。
若说初见的客气,只因对方是谢国舅的徒。
未曾轻视,却也未将其放在心上。
如今,却不得不重新审视了。
沈淮同样不敢轻视任何人。
祝山卿年少成名,诗才远扬,并非浪得虚名之辈,直到较量完毕,他才窥见上舍实力的冰山一角,对三年后的会试生出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能参加会试的,都是人中翘楚。
而他,要跟一群天才争夺会元、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