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
转眼便到了月底。
这次的月考,沈淮依旧保持外舍第一。
根据相关规定,半年内累计进入评优榜前十名三次,可获得晋升内舍的资格。
六月初,沈淮成功升进内舍。
跟他一起升去内舍的还有章秋池和何曹亮两人。
三人被分到西三斋。
巧的是,谢云琅也在西三斋。
为了庆祝此次升班,沈淮、章秋池、何曹亮三人做东,请东一斋和西三斋的人到一品楼吃酒。
东一斋的人很给面子,几乎都来了,而西三斋,只有谢云琅、斋长、纠察生等几个人来。
沈淮丝毫不意外。
毕竟,大家不熟。
人家来,那是给面子,不来也很正常。
内舍的上课时间和外舍一样,但课程却重了很多。
一天总共四节课,上午两节、下午两节。
加上课业,时间直接拉满。
未免学生疲劳厌学,每旬有两节自由活动时间,一个月下来,总共有六次自由活动。
除去三天休沐时间,平均四天有一次自由活动。
到了内舍,学习的内容比外舍要深两分。
大家也更自觉,基本没人迟到、早退的情况。
学习氛围比外舍更浓厚。
外舍戌时正刻便能回家,内舍一般留到戌时末(九点)。
像谢云琅,课业繁重之时,便在舍房睡下,第二天还能多睡一会儿。
沈淮进入内舍两三天后,逐渐适应了内舍的学习强度和进度。
他跟谢云琅的关系,又亲近了两分。
有时候还会一起乘坐马车上下学,或者哪里有美食,也会推荐分享。
与此同时。
沈淮在西坊市的食肆(沈记汤粉铺)也开业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生意很不错。
主要是前期的宣传做得好,不过开业三天,口碑就像滚雪球一样,以裂变之势传开了,就连隔着三四条街的人都特意过来。
玉晶卷和汤粉都是新鲜吃食,大家没见过,都想品尝一下,试试味道如何。
吃过的人都说,汤水鲜浓,玉丝条软嫩滑弹,味道鲜美,价格实惠。
玉晶卷一条六文,肉沫汤粉一碗十二文。
比起十五文一碗的肉丝面来说,沈记的汤粉确实比较实惠。
玉晶卷有六种馅料可选,价格统一;汤粉则有十二个种类,每个种类价格都不太一样,最贵的也才十五文。
饭量大的,还能加量,或者加小菜(煎蛋、卤蛋、扣肉、鸡腿等)。
有时候沈淮不想吃食堂,会提前让谢不二去食肆打包。
这举动,无意间做了一波宣传。
吸引很多学子跟风,给汤粉铺贡献不少营业额。
鲜蔬坊和汤粉铺,生意都不错,两个店都有自己的主打产品。
鲜蔬坊的黄芽菜,利润最高,只要达成多家稳定合作,便能赚更多的钱。
当然,不能只靠黄芽菜,毕竟这玩意,并不难,说不定生意刚起色,后续就有人跟风也说不定。
鲜蔬坊必须有其他产品来加持,否则很容易倒闭。
西坊市这边的汤粉铺,日营业额基本稳定在十五两左右,一个月下来,应该能赚个四五百两。
喜欢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请大家收藏:dududu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