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猪苓泽泻白术(土炒)黄芪(蜜炙)赤茯苓甘草(炙)
以生姜作为药引,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加味保元功最捷,人参猪苓共泽泻,白术黄芪赤茯苓,甘草生姜同一列。
胡荽酒
胡荽(切碎,四两)黄酒(半斤)
将相关药物一同煎煮,注意不要让药气泄漏,等药汤温度适宜时,调入官粉,涂抹在水泡刺破之处。
肉肿疮不肿
痘疮还未起胀时,若出现肌肉肿胀、皮肤浮起,且皮色光亮鲜艳,这种情况十分堪忧。皮色赤艳的,用羌活救苦汤治疗;皮色淡红的,需用参归大补汤来补益;若通身皮肤全红,表明毒热炽盛,要赶紧用归宗汤。
【注释】痘疹到了该起胀的时候,正常情况是从头部到全身,痘疹会逐渐一起浮起,这是因为气引领、血承载,使得毒邪向外散。如果头部和身体的肌肉先肿胀,皮肤颜色赤艳但痘疮却不肿,这意味着毒邪过多,不受正气制约,此时适宜用羌活救苦汤。要是皮肤颜色呈现淡红,这是气血不足,无法约束毒气,就应该用参归大补汤进行治疗。还有一种情况,全身皮肤都变得通红,这是毒火炽盛,煎熬灼热血分,此时要用归宗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羌活救苦汤
蔓荆子羌活牛蒡子(炒)升麻黄芪(生)川芎连翘(去心)桔梗白芷防风人中黄
以荷叶作为药引,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羌活救苦汤最良,升麻川芎合羌防,牛蒡黄芪白芷翘,蔓荆桔梗人中黄。
参归大补汤
人参当归黄芪甘草白芷川芎防风紫草茸木香南山楂厚朴(姜炒)桔梗
以生姜作为药引,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参归大补最有灵,参芪当归桔川芎,防风白芷木香草,厚朴山楂紫草茸。
归宗汤(方见“热症”相关内容)。
干枯
毒火煎熬会损伤阴血,致使痘体干枯,缺乏润泽。此时可试用加味的当归活血汤,若治疗稍有迟缓,病情变化就难以预料。
【注释】色泽,是血液的外在表现。血液调和,痘疹就会滋润光亮;血液损耗,痘疹就会干燥枯竭。痘疹的毒火侵入血分,轻的痘疹会出现焮红,严重的则会焦紫。
治疗时当务之急是救护血液,适宜用当归活血汤主治。
当归活血汤
当归川芎赤芍生地红花紫草黄芩黄连大黄
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加味当归活血汤,痘色干枯服最良,四物红花共紫草,加入芩连生大黄。
铺红
痘疹铺红大多是因为元气虚弱,血液无法归附,毒邪便肆意漫行。肌肤全都变红,痘根呈现赤艳之色,这是气失去了统摄作用,痘疹多为凶险之症。若是气虚,可用九味神功散补益;若毒邪强盛,则用凉血解毒汤清除。
【注释】痘疹起胀时,血液都归附到痘疹上,痘根下有红线紧紧束裹,这是正常形态。若元气虚弱,血液不能归附,导致毒气在肌肤上散漫开来,痘根颜色紫艳,这表明气失去了对血的统摄能力,这种情况大多难以救治。要是因为气虚导致痘疹颜色微微红,用九味神功散主治;若毒邪强盛致使痘根颜色鲜艳,就用凉血解毒汤主治。
九味神功散
人参黄芪(生)紫草茸红花前胡牛蒡子(炒、研)甘草(生)白芍药(酒炒)生地黄
以大枣作为药引,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九味神功治铺红,人参黄芪紫草茸,红花前胡牛蒡草,白芍生地枣相从。
凉血解毒汤(方见“结痂落痂”相关内容)。
喜欢【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请大家收藏:dududu【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